美媒刊文提醒拜登政府:与中国对抗,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text

美国“欧亚评论”网站3月16日文章,原题:拜登的中国政策可能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美国与印澳日近日举行虚拟峰会,四国领导人谈到这是一次“历史性”会议。但“四方安全对话”联合声明没有什么新蓝图来说明如何扭转——甚至减缓北京在地缘政治上的成功、不断增强的军事自信和在全球战略水道及周边不断增加的存在。几年来,四国一直忙于制定统一对华战略,却未能拿出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华盛顿“转向亚洲”以来,并无证据表明其对抗性政策削弱了北京在亚洲的影响力、贸易或外交。

媒体热衷于报道美国向亚洲转向,对中国转向中东却鲜有提及。相比美国的地缘战略转变,北京在中东的政经行动远更成功。《金融时报》亚洲编辑安德利尼提出一个有趣观点,“如果石油和影响力是奖品,那么似乎是中国而非美国,最终赢得了伊拉克战争及其后续成果——且不费一枪一弹”。北京在中东地区已取得巨大政经影响力,现在是中东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也是除巴林之外所有海湾国家的战略伙伴。这与华盛顿在该地区混乱的外交政策、空前的犹豫不决、缺乏明确的政治理论,形成鲜明对比。

从全球范围看,这种模式显得更加清晰和有说服力。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的领头羊,拥有276个外交机构,其中包括许多领事馆——在经贸往来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据《外交》杂志公布的2019年数据,中国有96个领事馆,美国只有88个。而就在2012年,北京的驻外机构还比华盛顿少23个。中国的外交到哪里,经济发展就跟到哪里。

在美国经济止步不前、欧洲盟友政治分裂之际,很难想象任何美国对抗中国影响力的计划,无论在中东、亚洲还是其他地方,能取得多大成功。华盛顿的中国战略最大的阻碍是,永远不可能有一个美国取得明白无误的胜利的结果。北京正推动全球增长,从而平衡疫情带来的国际危机。在经济上伤害中国会削弱美国及全球市场,在政治和战略上也是如此。

有人错误地认为,中国的整个政治战略是仅仅以“做生意”的愿望为前提的。尽管经济优势历来是所有超级大国的主要驱动力,但北京对全球主导地位的追求不限于金融领域。在许多方面,中国已占据领先地位或正接近前列。

美国主导的四国会议既不是历史性的,也不是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事件。所有指标都证明,中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将继续不受阻碍地上升。这才是一个重大事件,正在重塑世界地缘政治模式。(作者拉姆齐·巴鲁德,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