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的“货架”上多了新品类,MSCI亚洲及新兴市场股票指数被引入

界面新闻

text

港交所的“货架”上又多了新品类。

港交所日前宣布,旗下全资附属公司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与MSCI Limited (「MSCI」)签订协议,MSCI同意授权期交所使用MSCI亚洲及新兴市场股票指数, 根据有关指数在期交所初步推出37支期货及期权合约。

什么是MSCI系列指数产品?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5月27日在网志中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股票市场看成一个大型购物中心的话,那么这个购物中心里的店铺通常有两大类,一类是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好比是主动来开店的知名品牌的专卖店。另一大类是基于在其它市场上市的公司股票的指数开发出来的各种ETF、股指期货、股指期权等产品,好比是综合销售各种未能直接来开店的品牌的“大百货店”。

“有了这样的‘大百货店’,在香港的投资者就可以在本地投资这些远方的公司。在被动投资越来越受欢迎的今天,这样的‘百货店’会让香港市场越来越成功,越来越国际化。”李小加说道。

目前,MSCI旗下的各种指数是国际资本市场认可的主要指数基准,被全球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广泛应用于投资、对冲以及套利交易中。截至2019年年底,全球追踪MSCI系列指数的资产高达13.1万亿美元。

在李小加看来,引入香港的MSCI亚洲系列指数产品包括36支指数期货和1支期权,补足了港交所“洋货”品种不足的劣势,目前港交所仍然以内地和香港的“货”为主。

“众所周知,香港过去一直是海外资金进入中国的跳板,但由于提供的东南亚产品不多,很少有资金把香港作为投资亚洲其他国家的门户。通过引入MSCI亚洲系列指数产品,香港将不再只是一个中国市场,而是投资亚洲的首选市场。”李小加表示。

他认为,这些产品加上香港原有的恒指系列期货和期权产品,将让香港一跃成为亚洲衍生产品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未来可以不断吸引更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活水”,提升整个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让香港升级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

对于投资者来说,“一站式”投资市场的好处不仅在于拥有丰富的投资选择,更在于可以在一个平台集中交易和清算结算,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和更好地管理风险。于国际投资者来说,可以在亚洲时段全方位捕捉亚洲投资机遇;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港交所是其海外资产配置的第一站。

他强调,随着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财富与管理资产规模不断增长,全球对于亚太地区的投资热情逐步升温,但市场上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却无法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引入MSCI亚洲系列指数产品可以为连接全球的国际化战略迈出重要一步。

光大新鸿基财富管理策略师温杰向记者表示,这有利于增加港交所产品类别及数据,并加强与MSCI的合作,亦突显著两者对开发产品的发展方针。

“需要留意的是,香港对中美以外股市的参与率偏低,而期货期权亦主要由一些较有经验的投资者主导,一般零售投资者较少买卖,这次开发的产品未来成交未必太多。”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