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金融合作升級 人民幣國際化再上新征程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央行宣佈在倫敦成功發行50億一年期人民幣央行票據。人民幣的國際征途又邁出重要一步。

此次發行票面利率為3.1%,是中國首次在離岸市場向海外投資者發行此類票據。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舉不僅有利於豐富離岸市場高信用等級的人民幣金融產品,也有利於深化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對於推動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也具有積極意義。

分析人士認為,選擇在全球金融中心倫敦發行短期債券有助於豐富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投資產品,擴大貨幣市場影響力,為其國際化奠定基礎。

倫敦是除香港之外最重要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指出,與香港相比,倫敦的人民幣離岸市場更具全球化特徵,將對人民幣在歐洲乃至全球市場的推廣產生更大促進作用。

自2009年中國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以來,人民幣作為結算和儲備貨幣已逐漸被更多的國家接受。

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最新數據,以價值計算,中國人民幣在8月超過日元躋身全球前四大支付貨幣。在過去三年間,人民幣已連續超越七種貨幣,目前在支付貨幣中排名僅次於美元、歐元和英鎊。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去年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會時透露,一些國家已經開始使用人民幣作為國家外匯儲備貨幣,只是尚未宣佈。

英國政府於去年發行了首筆20億元人民幣國債,並將發行收入納入英國政府的外匯儲備,意味著人民幣正式成為英國政府的外匯儲備貨幣之一。

但金融人士指出,衡量國際貨幣的一項重要標準還應包括以其計價的金融產品是否能夠成為國際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中央銀行的投資工具,發展離岸債券市場則是關鍵一步。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認為,人民幣國際化不僅表現在貿易結算、國際儲備資產、人民幣定價,還包括直接和間接的人民幣投資,而發行離岸債券是人民幣間接投資的重要內容。

人民幣計價產品在倫敦的創新和積累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在國際金融投資中的廣泛應用,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基礎,楊濤說。

週三宣佈的舉措只是中英兩國深化金融合作的一部分。在9月北京舉行的第七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取得的53項重要成果中,近乎三成是關於兩國間的金融合作。雙方表示,中英金融夥伴關係“獨一無二”,期待在諸多新領域深化這一關係。

對話成果還包括,中方同意根據市場需求擴大英國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以及雙方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就互聯互通問題開展可行性研究,旨在將倫敦建設成為“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人民幣交易中心和離岸人民幣市場之一”。

兩國都將從這個過程中獲益。15日在京發佈的《英國藍皮書:英國發展報告(2014-2015)》指出,倫敦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排頭兵和離岸人民幣業務的領頭羊,其人民幣業務也實現了長足的發展。

自2011年倫敦啟動建設離岸人民幣市場以來,英國在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獲得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初始額度、發行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發行人民幣債券、選定人民幣清算銀行、批准設立中資銀行分行等多個領域屢創先河。

數據顯示,倫敦人民幣外匯交易在過去4年中增長6倍,2014年整體外匯交易額同比增長143%,日均交易量達到615億美元;2014年底倫敦人民幣存款達到200億元。

藍皮書建議,倫敦人民幣清算中心可以憑藉其區位優勢和業務優勢輻射歐洲、中東和非洲,從而增加業務量,鞏固其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中國也可以憑藉倫敦金融業的全球影響力推動人民幣在更大範圍的使用。

此次習近平的英國訪問正值中國正在努力推動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儲備貨幣(SDR)籃子。目前該貨幣籃子包括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在上月到訪中國時表示,英國支持人民幣成為SDR貨幣籃子中的第五種貨幣。IMF將於11月對是否納入人民幣做出判斷。(新華社記者程靜 王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