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校園新血案 限槍舊糾結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新華社記者徐勇)伊恩·墨瑟,美國俄勒岡州1日校園槍案兇手的父親,3日第一次接受媒體採訪,說他不理解兒子“怎麼那麼容易獲得那麼多槍”。

約翰·漢林,安普誇社區學院所屬道格拉斯縣治安官,槍案發生起每天向媒體“吹風”,3日補充說明:警方除先前起獲包括步槍、獵槍和手槍在內的13具槍支,在兇手所住公寓內又發現一把手槍。

貝拉克·奧巴馬,美國總統,執掌白宮6年半,槍案當天舉行記者會,第15次回應涉槍暴力;次日在白宮記者會上再次提及槍案。

槍案持續約10分鐘,兇手獨自進入校園,攜一枝步槍和5把手槍,槍殺9人、槍傷9人,與多名警員交火,最後飲彈自盡。

市民為遇難者默哀。(圖片來源:Los Angeles Times)

在美國,這不是近年來最惡劣的暴力犯罪,不是傷亡最慘重的校園槍案,更不是公眾受觸動最大的事件,卻可能是單一兇手擁有或持有槍械最多的一次。

觸動,因人而異。墨瑟,身為兇手的父親,痛苦中帶著自責。

遇難者的朋友集體默哀祈禱。(圖片來源:Los Angeles Times)

漢林,作為民選地方執法官,拒絕提及兇手的姓名。作為“擁槍”人士,他視個人擁有槍械為憲法賦予的權利,回避這樁兇案所含槍械因素,把它定性為“群體傷亡事件”。

奧巴馬,身為民選美國最高行政官,主張立法限制槍械流通,譬如針對精神健康狀況異常人士或者規範對購槍者背景的核查,但在兩屆總統任期內迄今無所作為,甚至無法推動限定手槍彈夾裝填子彈的數量。

1日記者會,奧巴馬鬱悶兼憤懣,但幾乎不提“限槍”,轉而呼籲公眾支持就“槍支安全”立法。

擁槍或限槍,漢林與奧巴馬分處不同陣營。如果說兩人有某種“交集”,那是因為近幾年最讓美國人哀痛的槍案:2012年12月,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學,8名男童、12名女童和6名成年人喪生;遇難兒童年僅六七歲。

那樁槍案,讓奧巴馬不能自持,在記者會上抹淚。

案發一個月後,漢林在社交網站轉貼一段視頻,指認學生家長“演戲”,暗示槍案係聯邦政府“造假”;之後,他又貼出一封信,收信人是美國副總統約瑟夫·拜登,聲明即使國會通過限槍法案,他本人不會執行,也不會配合聯邦政府部門執行。

擁槍或限槍,相反立場、相反判斷,呈現“兩極化”。

兩極化,是英文表述;中文俗語或可用“滿擰”形容,如借用成語,則“南轅北轍”一詞十分形象——一方選擇“南轅”、另一方便斷然選定“北轍”。

兩極化,以政見對立為表像,以情緒化對抗為手段,互不妥協。這種“極化”現象,近些年在美國政壇不斷擴散。斯坦福大學政治學教授法蘭西斯·福山認為,“極化”的結果是以妥協為方法論的“民主制”弱化,“否決制”盛行,體制癱瘓、一事無成。

安普誇社區學院槍案,漢林糾結,是因為涉槍悲劇發生在他眼前,而他不願改變原有立場。奧巴馬糾結,不僅因為推進限槍立法希望微小,也因涉槍事件造成的美國人生命損失遠超恐怖襲擊。

媒體統計,2004年至2013年,涉槍事件導致逾31.6萬美國人喪生,而同期恐怖襲擊致死313人。

多項民意調查顯示,逾九成美國民眾認為,應強化對購槍者的背景審核。

兇手父親墨瑟3日說,他本人從來不碰槍械;兒子26歲,不與他同住。他不知道兒子是否存在精神異常,也不知道兒子購置大批槍械。他認定,涉槍法律“必須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