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观察 | 中印历史性的重要会晤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 成锡忠

4月22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正在北京访问的印度外交部长斯瓦拉吉共见记者时宣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将于4月27-28日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

今年以来,中印关系呈现积极发展势头,两国互动频繁。印度外交部长斯瓦拉吉4月21日抵达北京,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并对华进行工作访问,双方就中印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同时,印度国防部长西塔拉曼将出席4月24日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与印度外长斯瓦拉吉举行会谈。

中印互为重要邻国,同为发展中大国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回顾历史,1972年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发展关系”的建议,1988年印度总理拉•甘地访华,接受中方建议,是一次历史性的重要访问。从此,中印关系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人员往来密切,互信不断增强,2004年中印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2017年达创纪录的844亿美元。

最近几十年,中国和印度同时快速发展,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两国的发展,是世界1/3人口的繁荣进步,是人类文明史无前例的伟大进程。 两国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是两国的必然选择

虽然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持一定保留态度,但在贸易畅通、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中印关系取得相当大的进展。贸易畅通方面,中印双边贸易额不断攀升,而且中国已经成为印度最活跃的外来投资者之一;设施联通方面,中资企业积极参与印度铁路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沟通方面,两国高层保持密切接触,并在近8年的时间里已举行5次战略经济对话;资金融通方面,印度是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而且是最大的受益国之一;民心相通方面,印度赴华留学生从2012年的1万多人增至2016年的近2万人,这是衡量民心相通最重要的一个指标,这就是所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长期以来, 中国致力于发展对印友好合作关系,今年以来印度作出积极回应,反映了印度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上和本地区的重要地位 。最近,美英法联手挑战俄罗斯,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同时,在保持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和强大政治压力的情况下,美国又对华发起贸易战。此外,美国还表示要对印度发起贸易调查,美国财政部半年度外汇政策报告中虽然没有将任何国家列为汇率操纵国,但把印度列入了观察名单。

当前,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演变,中印两国领导人有必要围绕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战略沟通,并就中印关系未来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笔者认为,此次中印两国领导人武汉会晤,虽然是“非正式”,而且地点不在北京,但具有重要意义,有可能成为中印关系史上重要里程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印度正处于发展振兴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的非正式会晤,将加深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就世界格局和中印关系作出战略判断,引领中印关系把握大方向,树立新目标,开创新局面。这不仅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也将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重要积极影响。


作者简介:成锡忠,亚太智库研究员、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国际问题专家及资深新闻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国际研究和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