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冰
9日,中法经贸合作多项新成果在北京揭晓,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的“重头戏”水落石出。中法双方此次没有公布经贸订单总额,个别传统合作领域似乎也缺乏震撼性消息。这是否说明,马克龙此次访华的经贸“成绩单”成色不足呢?
并非如此。一方面,注重务实的马克龙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明确说,他不看重经贸订单额数据,“因为很多时候高额的意向并不能落实”;另一方面,从中法经贸发展大局来看,马克龙此次访华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双方以此为契机增信释疑,为长远发展夯实互信基础。
近年来,中法在一些焦点议题上有待加强沟通。比如,中方期待,和中国友谊源远流长的法国能够在西欧范围内带头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明确对中国在法投资的态度。法方则希望,中国能够放宽法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准入,提高中法经贸的“互惠”程度。
法国所谓提高“互惠”的诉求看似清晰,实则回避一个根本问题:法国企业竞争力不足。如果中国市场真的不够开放,同样的标准,为什么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法企?了解中法经贸症结的人都知道,在很多领域,中国已经放开市场,但法国企业却竞争不过德国、美国和日本,只能望洋兴叹。
从马克龙今年准备推动法国企业改革来看,他对于这个症结也是心知肚明的。
面对期待和疑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沟通。马克龙此次访华,在中国停留时间长达50多个小时,中法双方领导人多次互动,用马克龙的话说,就是进行了“信任、坦诚和建设性”的交流。马克龙的多次公开表态,也终于使人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他的对华政策。从他的公开讲话和中法两国9日发表的联合声明看,互信有所加强,期待有所解答,这对于中法经贸的发展善莫大焉。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马克龙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一带一路”符合法国和欧盟利益,应该认真对待。这个表态本身就是个积极信号,因为如法国《回声报》所说,马克龙此前对“一带一路”的倡议是“比较谨慎的”。中法两国9日发表的联合声明,明确表示:“法方欢迎‘一带一路’倡议。中法两国同意本着互利原则探讨具体合作项目。”
也就是说,在“一带一路”议题上,法国初步和中国思想统一,迈出了落实前的第一步,这一成绩值得肯定。
在投资议题上,据《回声报》报道,马克龙在访华期间多次强调,中国投资“在法国是受到欢迎的”、“应鼓励中国企业增加(在法国的)投资,这些投资可以为我们的企业带来机遇。”这样的表态,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企业吃了定心丸。
除了增信释疑、加强沟通,马克龙此次访华在经贸方面也并非没有具体进展。亮点之一就是在民用核能方面,双方谈判已有10年之久的乏燃料后处理/再循环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双方就2018年尽早完成这一谈判达成一致。
这一项目如能尘埃落定,利在双方:法国的民用核能工业可以获得急需的市场和资金,用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的话说,“将拯救(法国的)核工业”,中国方面则会迎来建成核能工业全产业链的机遇,对中国民用核能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其他具体进展还包括,法国农产品对华出口以此次马克龙访华为契机取得了突破,中法企业交流建立了新机构,中国电商企业和法国加强合作,等等。
展望未来,中法经贸合作的发展空间巨大,转型期中的中国为法国带来很多广阔机遇,法国在品牌管理、科技研发等方面也有不少符合中国企业需要之处。坦白地说,中法经贸的发展要想加速,关键在于法方要摒弃成见、放下戒备心态,同时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切实加强自身竞争力。有理由相信,改革决心坚定、做事态度务实的马克龙会为中法经贸发展带来更多动力。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