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轉口內地魚翅量去年下降九成

新华社

text

原標題:香港轉口內地魚翅量下降九成 內地由第一目的地跌至第四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8日公佈,2013年由香港轉口至內地的魚翅產品量明顯下降,由2012年約1170噸降至約114噸,在多個由香港轉口魚翅產品的國家或地區當中,中國內地由2012年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排在越南、台灣、新加坡之後。

這一來自於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顯示,2013年香港進口的魚翅產品量,由2012年的8285.1噸下降至5412.2噸,跌幅高達34.7%,而轉口量亦由2012年的2428噸下降至2003.7噸,跌幅達到17.5%。

WWF香港分會高級項目主任曾翠芝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香港魚翅產品轉口內地的下降,與中央政府的相關政策分不開。她介紹,中央政府2013年12月頒布的《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第十條規定,“工作餐應當供應家常菜,不得提供魚翅、燕窩等高檔菜肴和用野生保護動物製作的菜肴。她在答記者提問時還表示,“不排除內地大力反貪腐對此的影響。

曾翠芝還說,特區政府也在2013年承諾在公務接待活動中採用具有保護意識的菜單,包括停止使用魚翅等;此外,自2007年起,WWF香港分會已積極於香港不同界別展開“向魚翅說不行動,截至2014年4月,全香港共168家企業參與WWF“向魚翅說不企業承諾,另外有116間餐廳加入“無翅宴會菜單選擇行動,多家航空公司包括國泰航空、澳洲航空、新西蘭航空等已表示停止運送魚翅產品。

曾翠芝還表示,現行應用在魚翅產品的香港貨物協調製度(港貨協制)並不能識別個別鯊魚品種,影響相關機構就魚翅產品貿易進行有效監察,香港特區政府需要完善現時針對魚翅產品貿易的追蹤及驗證措施。另外,“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新增的鯊魚品種已獲接納,香港有責任履行公約對相關鯊魚品種的貿易進行監管。

她建議,特區政府可考慮改善港貨協制貨物編號,以辨認出哪些是公約監管的鯊魚品種;另外可採用基因驗證科技,並抽樣檢查魚翅產品,避免受公約監管的鯊魚品種流入市場;還應蒐集及公佈一個全面的魚翅貿易數據,包括品種、數量及其原產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