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題:“每天都有老兵逝去”——與“老兵回家”發起人孫春龍對話
新華社記者
戴盈
“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這句話出自麥克阿瑟將軍1951年在美國國會大廈發表的一篇告別演說。“老兵回家”公益活動發起人、龍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孫春龍說:“在別人都在追逐夢想的時候,我們,卻在追逐死亡。”
抗戰爆發77年之際,新華社記者與孫春龍進行了一次以老兵為題的對話。
(小標題)老兵不死?
記者:你幫助過的老兵有多少已經過世?
孫春龍:抗戰老兵去世的速度非常快。老兵們的平均年齡在90歲以上,按龍越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龍越)去年掌握的情況統計,去世比例大概在10%,今年有可能是15%。根據我們估算,全國每天有近10位老兵去世。
記者:今年5月,第一個在你幫助下回家的遠征軍老兵李錫全去世,你寫下《自此再無“老兵回家”》的文字。“老兵回家”的事業有終點嗎?
孫春龍:我寫“再無老兵回家”,其實是覺得這是龍越一段歷史的結束和一段新的歷史開始。從個體老兵看,他們年齡大了,回家的希望越來越小。很多人問我,這些老兵都去世了,你們還做什么?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抗戰老兵,我們真正關注的是戰爭背景下個體士兵的命運。將來還會關注包括跨國界、國際戰爭中士兵的命運。更重要的是,我們想傳遞一種對人性、對生命的尊重。這樣我們會走得更長久。
記者:如果說“老兵回家”的起點是中國遠征軍,現在龍越幫助的抗戰老兵是誰?
孫春龍:我們說抗戰老兵,是指在1945年9月3日抗戰勝利以前入伍的中國軍人,包括了國共兩黨的軍人。作為一家公益機構,我們這樣做是希望摒棄政治和歷史的隔閡。當然,我們實際關懷的基本上是貧困的國民黨老兵,因為他們沒有受到應有照顧。
記者:從為李錫全籌款2萬元的回家開銷犯難,你這一路走來,有很多人加入幫助老兵的隊伍,資金還是老兵關懷計劃的最大挑戰嗎?
孫春龍:這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公益活動。老兵平均年齡在90歲以上,我們要在短時間內募集到更大筆的資金,盡最大努力去幫助他們,資金缺口還是比較大。目前我們只關注到大概2000名老兵,約佔總數的10%,他們去世速度特別快,也就幾年時間。需要更多人的參與和努力。
(小標題)期待,那一枚抗戰紀念章
記者:去年,民政部宣佈要將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納入社保,你了解到的情況怎樣?
孫春龍:實際上,每個(中國)公民都享受社保。這個文件最大一點是立場和態度——國民黨老兵要管,這是一個重要信號。此後,民政部出臺兩三份有操作性的文件,包括去年底一個比較核心的文件,要求各地民政廳要解決資金,給抗戰國民黨老兵提供關懷,資金比例參照在世的老八路。民政部提到要和民間機構開展合作,正在進行中,民政部開了幾次會來落實。龍越與雲南省民政廳很快會簽署協議,民政廳拿出資金以政府服務外包的方式,對老兵提供幫助,這是我們機構在做。
記者:你說過龍越是一家小小的民間組織,“無法代表國家”,怎麼理解?
孫春龍:從這場(抗日)戰爭看,這是國難當頭的戰爭,保衛了我們的國家。從士兵的角度,他們更希望得到國家榮譽。國家包括政府和民間,民間在努力幫助老兵的同時,也期待政府把應有的榮譽給老兵。政府的承認通常才被視為國家的承認,可是對參加抗戰的國民黨老兵的認可缺失太久,他們因此把政府的承認看得更重。
記者:在龍越組織的清明民間祭拜活動中,可以看到一些老兵身上佩戴著紀念章……
孫春龍:現在老兵有的基本上都是民間機構製作的紀念章。抗戰勝利60週年的時候有一枚紀念章,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真正代表國家榮譽。不過,當時國民黨老兵裏,只有少將以上才有資格獲得,軍啣低的士兵是沒有的。明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希望(政府)能給所有抗戰老兵,包括原國民黨老兵,都頒發紀念章。我們對此感到樂觀。
記者:據說很多志願者送給老兵的餅乾、禮物,他們都不捨得動,不捨得用,為什么?
孫春龍:這可能表明,因民間過去對國民黨老兵也有很大歧視,所以現在出現的民間認可對老兵也是彌足珍貴的。只要得到一點點肯定,他們的內心也非常激動。
(小標題)那一灣淺淺的海峽
記者:因為“老兵回家”的事情去過幾次台灣,有何感想?
孫春龍:去過兩次,最近的一次是今年6月,上一次是兩年多前。我沒有想到台灣年輕一代對這段歷史沒有太多關注,我有點失望。這也與台灣本身的歷史有關,包括老兵在台灣的地位不同。還有就是在台灣的一些人對認親持懷疑態度,怕被騙錢,對認親缺少人性的溫度和感性的認知,似乎更願意依靠法律。如果說起認同,第一代的老兵特別強烈。我們這次去台灣,有老兵看了報道,在路上認出我們特別激動,特別親切。彼此是陌生人,一說都是老兵,兩眼淚汪汪。第二代、第三代對這段歷史的認知就很少。
記者:有沒有去台灣老兵的家裏看過?家裏人對老兵回家有什么看法?
孫春龍:在台灣,我們是希望接回單身亡故的老兵骨灰回家。換位思考,活著的時候沒回家,希望死了以後能回家鄉。與龍越接洽的台灣方面組織是第二代,他們覺得接老兵回家沒有意義,台灣就是他們的家鄉。可是對老兵來說,他們對大陸家鄉的親切感非常強,都想葉落歸根,這是他們的第二代所不太理解的。
(小標題)歷史回家
記者:你們組織的每次老兵回家活動,通常會有迎接儀式,為什么?
孫春龍:談到老兵回家,人們往往想到一個詞“衣錦還鄉”。我們覺得,“衣錦”不是指外表光鮮,而是指內心體面,受到尊重,有尊嚴地回家。因此,我們不僅提供路費,還希望通過儀式給老兵體面和尊嚴。
記者:有網友質疑假老兵的問題,也有人認為部分老兵美化自己的歷史,說自己出身黃埔軍校,其實只是普通老兵。怎麼回答這些質疑?
孫春龍:假的老兵非常少,出現過極個別的。更多人把自己的經歷說錯,原因一邊是有的志願者對歷史並不了解,一方面老兵年齡很高了,記錯了。包括美化的事情,這是人性,不影響歷史對他的承認。我們更多關注的是人性本身的東西。我記得自己三四年前做了一件有爭議的事,接一個在越南的老兵回家。他純粹是內戰老兵,1949年才當兵的,志願者也不願意幫。我說,無論他是否參加抗戰,他都有人性的需求。
記者:當最後一個老兵離世時,你覺得歷史會怎麼寫?你說的“歷史回家”,是什么意思?
孫春龍:以往的(歷史)記載,對將軍有記述,對個體幾乎是沒有記述的。我們真正的轉變是要對歷史敘述方式有個轉變。歷史是由個體的生命組成的,細小的故事組成的。個人口述史是一個進步,是對歷史的豐滿化。歷史回家,就是尊重人性,尊重每一個生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