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米开朗基罗一样神秘”:影像艺术的五件杰作

卫报

text

影像艺术兴起时,我还是一名新手策展人,对打破传统的事物极具热情。那时的我被这片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吸引,纵身跃入这片广阔的天地。彼时是1960年代中期,那时的设备非常原始,但不走寻常路的艺术家用它们席卷了整个领域。

当时的我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作,关注着所有相关的消息。我会参加在城中各种非传统空间(比如破败且租金很低的楼宇)中举办的活动;我会冲上已经嘎吱作响的楼梯,和正要下楼、腋下夹着录像带的艺术家撞个满怀;我会在电视屏幕上观看作品,透过盘根错节的线缆和堆叠拼接的设备,体会“仅在特定场合展出的装置”——一种当时方兴未艾的新艺术形式。

艺术家经常找人合作,给影像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加入实验性的音乐和舞蹈。只有少数不懈努力的人坚持了下来,到了1970年代末期,他们便成为了定义和探索影像艺术全部内涵的人。下面5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出自那些开路先锋之手。

“像米开朗基罗一样神秘”

白南准:《电视佛陀》

白南准的作品《电视佛陀》 图片来源:Hogers & Versluys

白南准(Nam June Paik)把电视屏幕称作“帆布”,他想像达芬奇一样恰如其分地、像毕加索一样自由地、像雷诺阿一样色彩斑斓地、像波洛克一样猛烈地、像贾斯伯·琼斯一样抒情地塑造它。白南准被认为是奠定影像的艺术地位的大师,他生于1932年的首尔,在东京接受教育,在杜塞尔多夫一直居住到1960年代。在那里,他拆装旧电视,在荧幕上创造出抽象图案。

1965年,白南准入手了市面上最早的摄像机之一,并来到曼哈顿——他的新故乡。1974年,他创作了《电视佛陀》(TV Buddha):一尊面无表情的石佛呈打坐状,一部摄像机对准佛像。佛像凝视着面前的电视,而电视屏幕上正是这尊佛像的图像。一切都一动不动,这不仅让观者心生疑惑:屏幕上的图像究竟是直播还是预先录制好的内容?这有什么区别呢?

这件作品被认为是一个“公案”。这种新的媒介与古老、静态的绘画、雕塑不同,它更易于理解。一件影像艺术作品能和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一样,既经典又神秘。

“超然的自我剧场”

霍安·霍纳斯:《垂直滚动》

霍安·霍纳斯作品《垂直滚动》中神秘魅惑的女子图片来源:DACS

这件巧妙的作品源自早期黑白电视那普遍且令人烦躁的缺陷:屏幕上的画面经常会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地滚动,只有一顿猛敲才能让画面重新稳定。

《垂直滚动》(Vertical Roll)以Joan Jonas伸出一只手的一幕开场,她的手充满了整个屏幕,然后,画面不停滚动起来。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听到敲击声,这个声音贯穿了作品。艺术家的身体时而进入视野,时而退出视野。她的躯干旋转着,她变成了被困在狭小空间中的神秘女子。她穿着不知是缎子制成的睡袍还是肚皮舞者的服饰,从不展现出全身,总是避开特写,朝另一个空间移动。她的双腿则看似上下跳跃着。在视频的某一段里,她走上前来,诱惑地透过一副能乐面具向外张望。

对艺术家而言,摄像头和电视的组合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座浅浅的舞台。她堆叠和重塑的不仅是图像,还有空间与时间。这件作品宛如一座超然的剧场,它展现着艺术家的自我、身体,以及童话般的神奇景象。

“在不安稳的时代里填满虚无”

比尔·维奥拉:《他为你啜泣》

比尔·维奥拉作品《他为你啜泣》中即将低落的水滴 图片来源:Kira Perov

比尔·维奥拉(Bill Voila)生长于纽约法拉盛的世博会旧址附近。在就读雪城大学期间,他迷上了影像艺术。

1976年,比尔·维奥拉的艺术技巧已经炉火纯青,他创作了作品《他为你啜泣》(He Weeps for You)。当观众进入他精心布置的环境中,便会看到一根铜质长管,管子从天花板伸出,一直延伸至人眼的高度,管子上的小阀门让水珠缓缓形成,然后落下。

一部彩色摄像机对准了这持续膨胀中的水滴,它装有拍摄极近特写的特制镜头,其拍摄的画面投射在展览空间后部的大屏幕上。水滴的光学特性使它如鱼眼镜头一般,折射出屋子和屋中人的图像。水滴不断膨胀,直到充满屏幕,然后突然颤抖,并掉出画面。水滴落在一只小扩音鼓上,发出响亮的“咚”声。随后,新的水滴形成、再次充满屏幕,用和刚才如出一辙的方式吸引着观者的注意。

比尔·维奥拉曾写道:“我想要让大家见识到比文学中更极端的‘我’。”如今,他仍在用人体作品表现人的经历,以此描绘一个异世界,并填补我们这个不安时代的虚无。

“以视频形式呈现的一节语言课”

张培力:《进食》

张培力作品《进食》的三个视角 图片来源:John Wronn/MoMA/Scala

1990年代中叶,我听说中国的艺术家正在就影像艺术进行试验,张培力这个名字经常被提起。我打算看看中国的艺术家在做什么。

我花了10天从北京到上海,然后又坐巴士去杭州。在他简朴的公寓里,我们喝着香气四溢的茶。

张培力于1988年创作了第一部影像作品,名为《30x30》,这盘录像带展示了他的手部特写。他的手上戴着一副合成乳胶手套,当时中国肝炎肆虐,他也被感染。视频里,他拿着一面30x30厘米的镜子,摔碎它,然后又小心翼翼地将碎片重新胶合在一起。随后他再一次摔碎镜子,这次,重新组装变得更为困难。整个过程费时约3小时。

在我即将结束那次访问之时,张培力向我展示了《进食》,这是一件影像雕塑,它由三个画面同步、摞成一摞的显示屏组成。各个显示屏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同一场景:最上方的屏幕显示着一副正在咀嚼的面颊;中间的屏幕是黑白的,其画面如同监控录像一般:一只叉子往返于盘子和口腔之间,这段影像由绑在用餐者手臂上的相机录制;下方的屏幕上,一些西式食物(煮蛋、番茄、千层蛋糕)不断从瓷盘上消失。

这一切就像在语言课上,看着一个句子被从语法角度拆分成了主语、谓语、宾语。

“去往魔幻新世界的兴奋之旅”

皮皮洛蒂·瑞斯特:《Ever Is Over All》

在悉尼,一位小女孩正坐在地上欣赏《Ever Is Over All》 图片来源:James D Morgan/Getty Images

皮皮洛蒂·瑞斯特(Pipilotti Rist)生于瑞士小村庄格拉布斯,她以欢快的有声影像作品闻名。起初,她摄制短片、为摇滚乐队设计舞台布景,后来,她开始制作华丽、感性的视频,这些视频包含了她对大男子主义立场的严肃质疑。她经常涉及女性内容,尤其是关于美、化妆、美容和自我装饰等方面的概念。

皮皮洛蒂·瑞斯特在威尼斯双年展上首度展出了她于1997年创作的作品《Ever Is Over All》,该作品拥有悦耳的音轨和令人陶醉的图像,一经展出便俘获了众人注意。两幕毗邻的影像被投射在相接的墙上,影像几乎要溢出到天花板和地面。左侧的影像以略低于正常的速度播放,画面中一名女子身着半透明的蓝裙子,脚穿红色高跟鞋,迈着优雅轻松的步子走在苏黎世的人行道上,手里拿着长长的、金属制的火把莲模型。

火把莲是古代用于春季繁衍仪式的权杖,具有男性意义。画面中的女子无忧无虑地走着,高兴地用火把莲砸碎停在路边的车子的窗户。路过的人们笑着,就像是在纵容一个无辜的孩子。笑的人甚至还包括一位女警察,她向做出暴力行为的女主角敬礼。后来,碧昂丝还曾在她的MV《Hold Up》中向该作品致敬。

碧昂丝的MV《Hold Up》中致敬《Ever Is Over All》的镜头 图片来源:YouTube

与此同时,右侧的投影则描绘了朗朗晴空下一处生机勃勃、一望无际的火把莲花田。视频以昆虫的视角拍摄,通过她惯用的拍摄方法——将相机绑在一根棍子上,她带领观者穿过这片碧绿的田野。作品的图像和声音被自然结合在一起,引领观者走进一个魔幻新世界。

在瑞斯特的手中,影像成了一种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它涵盖了绘画、雕塑、科技、语言、音乐、动作、流动的图像、诗歌、性,以及对于死亡的预感。原本冷冰冰的技术产品变得如此欢愉、温暖,且具有启发性。

(翻译:王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