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由於美國非制造業PMI及LMCI雙雙慘淡,周二美元指數大跌,進而直接導致周三央行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低開121個基點,報6.6555.很明顯,面對慘淡的數據,國際投資者已經用腳給美聯儲9月加息投了反對票。
與四平八穩的中間價相比,周三即期匯率的表現值得關註。雖然早晨開盤後即期匯率壹度觸及6.6724,與周二夜盤收盤價幾乎持平,但11點之後,即期匯率下滑至6.6700以下,下午4:30收盤報6.6641.
表面上看,似乎這只是壹個很普通的價位,因為它依然大幅偏離中間價,且今天即期匯率全天都在中間價上方波動,顯示美元買盤仍然占優,這與近期的市場總體情形似乎沒有明顯區別。但下表中的幾個數字可以令您馬上明白今天的收盤價有多麽與眾不同。
8月底直至9月6日,也就是本周二,雖然美元指數從最高點96.255壹路下跌至94.898,但人民幣即期匯率幾乎沒有受到影響,日盤收盤價穩定在6.6800附近,夜盤收盤價的波動雖然略微大於日盤,但也基本上圍繞6.6800窄幅運動。換句話說,人民幣即期匯率幾乎不受美元波動影響,為超穩定的“線型”橫盤格局。
這種橫盤行情令市場疑慮叢生,在結售匯逆差格局仍未改變的情況下,這種與國際市場波動幾乎脫節的超穩定橫盤令很多人想起2015年8.11匯改之前的橫盤行情。當時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在6.21附近也幾乎形成壹條直線,與目前的場景十分類似。由於擔憂8.11行情再現,眾多媒體和機構投資者——特別是境外輿論認為人民幣經過暫時的穩定之後,很可能緊跟著壹波大幅貶值。這種預期越強烈,對結售匯逆差的刺激作用越強。
面對周二美元指數的大跌,以及周三央行中間價的大幅度低開,如果周三(7日)即期匯率仍然延續此前與6.6800如膠似漆的狀態,那麽無疑會激發市場的兩個憂慮和猜測:
壹是結售匯逆差規模可能很大,否則為什麽美元暴跌與美元中間價的大幅低開對人民幣壹點拉升作用都沒有?
二是監管當局可能只是在控制貶值的節奏,今後基本不用在意中間價,因為即期匯率的波動和中間價已經基本脫節。
將上述兩個憂慮結合在壹起,就變成了:如果監管當局調控的只是貶值的節奏,那麽在結售匯逆差的格局下,貶值豈不只是時間問題?既然貶值只是時間問題,那麽現在當然就要“積極購匯、消極結匯”。上述財務操作的直接後果就是加劇貶值壓力,推動即期匯率向6.6800上方運行,即使國際市場美元繼續貶值,對人民幣也不可能發揮任何拉升作用。
所以,周三6.6641的收盤價看似平淡,實則意義頗大。它雖然不能對淡化貶值預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在美元大幅下挫,中間價大幅低開的背景下,這個打破6.6800“線型橫盤”的價位至少不會對貶值預期火上澆油。
必須指出的是,僅僅依靠即期匯率在周三壹天的調整是不會對市場情緒產生太大作用的,頂多給悲觀的情緒降降溫。只要周三夜盤美元止跌,周四央行中間價就必然反彈至6.60以上,如果周三夜盤美元指數有所反彈,周四中間價回到6.6700左右也並不難,而即期匯率也很可能迅速回到6.6700上方,乃至6.6800附近。
總之,過於穩定的即期匯率對於緩解貶值預期的作用可能非常有限,除非這種穩定能夠維持較長時間(如3-6個月)。如果不能確保長期橫盤,那麽人民幣即期匯率壹定幅度的雙向波動是更好的選擇。(微信公眾號“會師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