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泄密门背后:是“他们”操纵了国家选举!

亚太日报

text

3月17日,英国《卫报》爆出英国的数据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剑桥数据分析)在美国大选中为川普服务。

而这个大数据服务公司的数据来源于非法获取的Facebook的用户信息, 涉及到的用户人数高达五千万人 ,这被称为是“Facebook历史上最大的数据泄漏事件”。

事件发生后,Facebook股价大跌,两天市值蒸发将近500亿美元,遭受了自创建以来最大的危机,媒体甚至将“灭顶之灾”冠之头上。

所谓“灭顶之灾”,并不是媒体夸大其词,据最新消息,如果事情属实,按照法律规定,Facebook将面临2000000000000美元的罚款!

数的过来有几个零吗?这么说吧,这两兆美元的天价罚款,是Facebook目前市值的四倍……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数据泄露这也算大事儿?网民平时的各种个人信息早被各大平台卖得差不多了。

谁平时还没接过几个房地产广告电话?谁没收到过几条垃圾短信?那都是因为有人把我们的信息泄露出去了。

但是,Facebook这次的数据泄露,背后却有一桩惊天阴谋。

这5000万用户数据和2016年的川普竞选总统有关!

简单来说,比如某个美国公民经常会在Facebook上浏览关于枪支的新闻,给某个支持私人持枪的言论点了个赞,这个赞就会被后台捕捉。

之后在他首页上出现的推送,就会变成“川普支持持枪”的新闻,大兄弟一看,哟,我跟川普的观点一致呀!那选票就投给他吧!

再比如,某个美国公民一会儿看看希拉里的八卦,一会儿看看川普的消息,却两边都不点赞不评论,很明显还在纠结到底投哪个嘛!

那好办,接下来几天他看到的新闻,都会是夸川普踩希拉里的,久而久之,他就被这些新闻洗脑了,于是投了川普一票。

其实这种“精准投放”,并不是只有Facebook一家,也并不是川普首用。

当初奥巴马竞选上台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了大数据分析,而当时的美国媒体,称他为“创新”。

这家剑桥数据分析公司,是Facebook的一个第三方程序,也是网传“川普胜选的真正功臣”。

2014年,为了使自己的平台更多元化,Facebook邀请了一群第三方公司入驻,建立小游戏或小测试。

剑桥数据分析公司就趁这个机会,在Facebook上推出了一款性格测试app,声称是心理学家做研究用的。

早几年前互联网对用户数据的保护意识还没那么强烈,用户们一看,哟,这游戏有点意思,而且是Facebook推出来的,大公司可信赖,赶紧下载玩玩。

于是,有27万Facebook用户下载了这款小软件,他们把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星座全部告诉了它。

不过,他们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经历吧,在使用某个软件时,他们告诉你:分享给好友可以拿红包、拿积分哟!

这款app也是这个套路,他们告诉用户:做完测试题可以拿5美元红包哟!

于是大家喜孜孜地做测试,做完以后,发现你至少需要拥有185位好友,才能领这5块钱红包。

互联网时代,想加几百个好友实在太简单了,附近摇一摇就全是人,大家都开启了疯狂加好友模式……

27万X185=49950000。

就这样,剑桥数据分析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到了近5000万用户的全部隐私。

这5000万人,只要他们在Facebook上浏览消息、点赞评论,全部会被剑桥数据分析公司抓取,然后拿去做文章,引导你支持川普!

原来,一开始在下载那款小程序时,末尾会有一个选项:请求用户同意该软件查看Facebook资料。一旦点了同意,他们就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了。

剑桥分析背后的金主则是亿万富豪默瑟(Robert Mercer),值得注意的是,默瑟也是特朗普竞选背后的金主。

CNN报道称,剑桥分析公司2016年受雇于特朗普竞选团队,为其分析竞选数据。 特朗普的前首席战略官班农在2016年8月进入特朗普竞选团队前,曾担任该公司副总裁 ,甚至连剑桥分析公司的名字也是它取的。

这么大的秘密,之所以会被爆出来,得归功于剑桥数据分析的一位联合创办人——克里斯托夫·威利。

据他透露,Facebook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件事,早在2014年,他们就已经发现了剑桥分析大量获取用户资料的异常行为,可是,他们却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现在出事了,就打算喊“我什么都不知道。”

就连国会过问这桩事,Facebook官方还在玩文字游戏:我们已经关闭了剑桥分析公司、SCL、科根和威利的 Facebook 账号,我们的用户资料没有外泄,只是被有心人利用了……

3月22日凌晨3点半,消失多日的扎克伯格终于“现身”,在他的Facebook上发表声明。

声明中称,“我们有责任保护大家的数据,如果做不到,那么我们就不配为大家提供服务。”

他还表示:“脸书是我创办的,直到最后一天,我都会对平台上发生的事情负责。”

但是,还有多少人会再继续信任Facebook呢?

其实大数据时代,很多隐私的泄露真的防不胜防,很多软件也都存在着对个人信息的过度获取。

比如随便哪个网站都要授权登录才可查看,甚至会影响到你的朋友的信息安全。

就连一个手电筒的App,也要读取通讯录、定位地址等内容,难道我们照个明还需要联系好友吗?

互联网时代的隐私安全,到底谁能来替我们保护?

也许,只能靠自己长点心了……

(来源:亚太日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