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走自己的路”完善全球治理

text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

題:金磚國家“走自己的路”完善全球治理

新華社記者陳思武

畢玉明

姚玉潔

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15日在巴西福塔萊薩簽署協議,決定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建立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在完善全球治理、推進國際關係更加民主化道路上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根據協議,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初始核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為500億美元並由各創始成員國均攤。該銀行總部將設在上海,主要支持金磚國家和其他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另外,初始資金規模為1000億美元的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將幫助相關國家應對短期流動性壓力,推動金磚國家進一步合作,強化全球金融安全網並補充現有的國際金融安排。

不少中外專家認為,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設立,可謂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為完善全球治理一次“拋磚引玉”之舉,意義深遠。

“成立金磚銀行的重要意義顯而易見。”國家發改委國際經濟合作室主任張建平說,“它是對全球治理有意義的補充,也是對現有不完善的國際金融體系和全球治理體系的提升和改善。”

長期以來,歐美發達國家一直壟斷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領導權,但近年來由於它們債臺高築,既無法兼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需求,也有意無意拖延國際性機構份額改革,無視發展中國家要求改革日益高漲的呼聲。

同時,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在全球影響力卻在與日俱增。據統計,金磚五國人口總量約佔全球42.6%,國土面積佔全球的29.6%,經濟總量約佔全球的21%,外匯儲備約佔全球的一半,彼此間貿易額約佔全球的15%,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也高達50%。

這種變化在全球金融機構中的投票權重卻得不到反映。比如,在世界銀行中,金磚國家總共只有13%的投票權,而美國就佔15%;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金磚國家表決權總和不過11%,而美國則擁有近17%,英、法兩國各自表決權均超過任何一個金磚國家;亞洲開發銀行、美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等區域性國際銀行的狀況也大抵相似,其主導權一直控制在七個工業化國家手裏。

巴西熱圖利奧·瓦加斯基金會研究員利亞·佩雷拉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支持儘早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因為發展中國家存在基建投資高赤字的問題,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將為這些國家帶來新的資金,條件比世界銀行等機構更有利,這有助於加強南南貿易,因此它“非常重要”。

中國社科院全球治理研究室副主任黃薇認為,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在籌建過程中一直注重公平、平等和自願的原則,比如股權分配沒有完全按照世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經濟規模來定出資額和股權的做法,這說明中國是真心希望金磚國家發展得更好,而不是完全為了自己的利益。

對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未來,不少中外專家表示樂觀,但表示它暫時仍無法“挑戰”或“取代”世行等現有國際性機構。

“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成立,一定程度上能緩和、減弱美元霸權的消極影響,但這不是挑戰現有體系,而是一種補充。”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張海冰說。

黃薇則強調,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是全球經濟治理向著更加民主化、公平化發展的重要工具。現在全球經濟格局發生了較大變化,現有機構還在執行職責,但是已經不能滿足今天需求。

“這個問題不僅新興市場感受到了,其他經濟體也慢慢發現,中等收入國家也在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她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