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駐東京分社記者馮武勇 劉秀玲】在日本民眾的強烈抗議聲中,執政黨控制的日本國會眾議院16日下午強行表決,通過安倍政府提交的旨在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新安保法案。這是二戰結束以來,日本在軍事安全領域採取的前所未有的舉動。由於歷史原因,這一重大動向無疑引起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眾所週知,日本軍國主義當年發動的那場侵略戰爭使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許多國家遭受侵略者的戕害和荼毒,日本自身也蒙受了巨大損失並遭到原子彈攻擊。
基於對戰爭的反省,日本在1947年制定的憲法中承諾永遠放棄武力。此後經年,在憲法第9條框架內,日本長期奉行“專守防衛”國策。1972年,日本政府就“集體自衛權和憲法的關係”發表正式見解,確認集體自衛權超出憲法第9條劃定的紅線。冷戰結束後,伴隨國內國際形勢變化,日本也在不斷調整安保政策,但歷屆政府始終守住了“不得行使集體自衛權”這條底線。
和平憲法也關係到日本如何與世界相處。東京大學哲學教授高橋哲哉指出,日本當年發起的侵略戰爭給周圍國家帶來深重災難,通過和平憲法放棄戰爭,明確否定集體自衛權,這是日本戰後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是日本戰後與中國等鄰國重建關係的基礎。
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社會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已成為時代潮流。日本加緊強化軍事力量,大幅調整軍事安全政策,顯然與當今時代潮流和世界大勢背道而馳,不能不讓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疑慮和質疑日本是否要放棄“專守防衛”政策。
回顧安倍政府上臺以來的所作所為,更加深了國際社會對日本通過新安保法案的憂慮。從拋棄“武器出口三原則”到擴大軍費支出,從制定《特定秘密保護法》到放棄自衛隊“文官統治”原則,再到強化日美軍事同盟,安倍政府強化軍事力量、調整軍事安全政策的軌跡清晰可見。
去年7月1日,安倍政府以修改憲法解釋的方式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事實上篡奪了憲法賦予國民的修憲權,以一介內閣掏空了憲法第9條。一年後,日本國會以立法方式追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和平憲法已名存實亡。
就新安保法案而言,民調顯示,日國內超過半數民眾持反對態度。民主、維新、日共等在野黨抵制法案表決,對執政黨強行表決進行了嚴厲譴責。歸根結底,日本認真汲取歷史教訓,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是日本人民的福祉所在。遺憾的是,安倍政府對此置若罔聞。
日本絕大多數憲法學者認為,安倍內閣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做法違反立憲主義和民主主義,而基於內閣決議的新安保法案實際上也是違憲法案。新安保法案審議期間,不斷有學者尖銳指出,安倍政府的這一動作相當於對日本立憲民主和法治社會發動了一場“政變”。
與強化軍事力量的系列動作相呼應,安倍政府上臺以來處心積慮歪曲和美化侵略歷史。從參拜靖國神社,否定侵略定義,直至打著“教育重生”名義強推歪曲歷史的教科書。在審議新安保法案的國會答辯中,無論反對黨議員如何質疑,安倍始終拒絕正面承認侵略歷史,甚至聲稱沒有好好看過《波茨坦公告》,令國際輿論為之瞠目。
根據安保法案,作為自衛隊最高指揮官,日本首相能通過“綜合判斷”決定是否行使集體自衛權參與海外戰爭。安倍政府在強化軍事力量、不斷調整軍事安全政策的同時,頑固地歪曲和美化侵略歷史,為日本社會的右翼傾向推波助瀾,這更加劇了亞洲國家的擔心和憂慮,引起國際社會對其強推新安保法案的質疑和警覺。
多位日本近現代歷史學家指出,安倍政權對憲法的蔑視與好戰姿態,瀰漫日本社會的民粹主義和排外主義思潮,壓制民意和輿論的政治氛圍……如今的這一切不由不讓人聯想起上世紀20年代日本在通往戰爭道路上狂飆突進時的情景。正是這種舉國氛圍,最終使日本走上軍國主義直至發動侵略戰爭的不歸路。前車不遠,可以為鑒。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在世界人民銘記歷史、企盼和平的時刻,中國方面鄭重敦促日方切實汲取歷史教訓,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尊重亞洲鄰國的重大安全關切,不要做不利於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歷史一再證明,對於和平僅有美好願望遠遠不夠。正因為如此,曾遭受日本軍國主義蹂躪的國家,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對日本國家的未來走向,必須保持一份清醒的歷史警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