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关键词 | “印太”:虚晃一枪还是战略转型?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王鹏

一个月之内,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和总统特朗普两人在先后发表的三次重要演说中都反复提到 “印太”(Indo-Pacific) 一词,遂使它迅速成为时下国际观察家们谈论的热词。

在中国,学者们对该概念的理解持不同看法。造成这一现象的第一原因是特朗普和蒂勒森语焉不详;或者说只有话语、概念,却没有对“印太”进行概念化和操作化。

在2017年11月21日察哈尔学会上海分会召开的座谈会上,针对笔者的质询,美国驻上海总领馆政治与经济处的官员回答道:目前这还只是一个战略评论,未来有可能成为政策。刨去外交辞令的部分,这一回答似乎也暗示着,美国外交部门对他们的总统究竟要用这个概念做什么,现在也拿不准。

争论中的“印太”话语

系铃人语焉不详,遂给各路解铃人留下了诠释与演绎的空间。当前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对“印太”理解存在一定分歧。

有一派学者认为,“‘印太’概念像泡沫,太阳一晒就没了” 。其理由是,美、印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势头,以及他们的对外政策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同时中国也会灵活应对所谓“四国同盟”的挑战并分化瓦解,因此这个话语注定昙花一现而不会对中国造成实质性影响。

也有学者反对上述观点,认为美、印、日、澳等国的确在“制衡中国”这一点上存在较大利益交集。譬如,在今年六、七、八月的中印洞朗对峙事件中,美、印、日三国还在最敏感、剑拔弩张的时候在印度洋举行联合军演。此外,日本还表态愿向印度和越南提供军事装备,美国国务卿蒂勒森10月访印时承诺向印度提供最好的军事技术,包括出售F-16战机。对此,金灿荣教授的评价是:“美日这么拉印度,显然是想把它当枪使。”

美、印、日三国军演

日本方面,其政府和学界很早就提过印太战略构想,并有相当深度的学理积淀。而安倍所一力推行的“价值观外交”与当下特朗普版的“印太”理念也颇有相合之处。2013年1月1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举行联合记者会,阐明了日本对东南亚外交新的五项原则。安倍表示要扩大民主和人权等“普世价值观”,推进“价值观外交”。针对中国在海上活动日趋频繁的现象, 安倍呼吁日、印、澳、美等印太国家团结起来,依照“法治”解决海洋争端,以牵制中国

如今,面对特朗普推翻此前奥巴马一手擘画的TPP,安倍内阁望借助TPP把中国排除在亚太经贸圈外的图谋终于落空。于是安倍又生一计, 一方面试图说服美国,同时又试图通过反复强化“印太”话语形成四国同盟

上述分析似乎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 从主观意愿和必要性上讲,美、印、日、澳四国似乎都有较强的动机和意愿去推行打着“印太”旗号的战略合作,并以此为对抗、制衡崛起的中国的战略手段 。第二,从客观条件和可行性上讲, 美、印、日、澳四国要当真把“印太”从“战略评估”落实到“对外政策”,也的确存在相当一段距离,这其中也给中国的战略干预预留了一定空间

中国的应对方略:外松内紧

面对可能形成的“印太”同盟/战略的威胁,中国既不可坐以待毙,又不可反应过度,而需沉着应对。这在笔者看来,就是要做到 外松内紧 。外松,主要落在外交和外宣层面上, 通过大力宣传、实践习近平主席提倡的开放包容新全球化理念,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在对外合作中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对冲“印太”话语对我国所造成的潜在损害 。我们的政府官员要慎言“印太”——我们的官方如果过多地去公开讨论,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就会加强“印太”从话语坐实到行为,甚至有进一步制度化、体系化的可能。 “选择性无视”加上替代性话语的强化 ,应该是我国政府在话语层面的应对之策。


作者简介:王鹏,系亚太智库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