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普吉華人難以割捨的牽掛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駐曼谷報導員劉雲鵬】歡天喜地、闔家團圓的元宵佳節——它是中國人,也是全世界華人慶賀新春佳節的尾聲,俗話說“正月十五大似年,這一天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複始,大地回春的美好夜晚,而對泰國普吉島上的華人來說,元宵佳節又多了一層深刻的含義:每逢佳節倍思親,借元宵節祭奠遠在大陸的祖先。

普吉華人用虔誠的叩拜和美妙的歌舞,寄託對先人的思念,推開春的大門,讓整個泰國聽到春的姍姍步履聲。

孔院老師教華裔後代寫書法。

正月十五的福州公所人頭攢動,香客觀眾摩肩接踵——與其說這裡是會館,不如說是一個偌大的寺廟——天后宮,天后宮集祭拜、辦公、聚會、濟困等多功能于一身,成為普吉島上福建籍華人的精神寄託。

早在十九世紀,錫礦資源豐富的普吉島就吸引了大批福建和兩廣地區的華人勞工來到此地,隨著華工一起在普吉島生根發芽的還有他們傳統的宗教信仰——媽祖文化。一百多年過去了,今天普吉島上近40萬的常住人口中,華裔占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每逢中國傳統重大節日,這些華人後裔,都會到寺廟中祭拜和聯歡,他們的活動有的還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吸引了大量非華裔族群的加入,如“九皇齋節這個福建閩南地區的佛教傳統節日,如今已經成為普吉島上全體泰國人共同慶祝的最隆重的佛教節日之一。

華裔小孩興致勃勃學剪紙。

一輪皓月照玉宇,萬盞春燈吐金輝。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慶祝活動也拉開大幕。火紅的燈籠從沿街的牌坊一直向天后宮大殿延伸,四個一人多高的走馬燈掛于天后宮大殿外邊,匾額上寫於民國二十六年的“福州公所四個大字額外醒目。

散居在普吉島各地的福建籍華人後裔扶老攜幼,穿上火紅的旗袍唐裝,笑容滿面地趕來,參加這一年一度的家鄉盛宴。如此隆重地慶祝元宵節不僅僅是烘托節日氣氛的需要,更飽含著普吉華人薪火相傳祖先文化的一片苦心。

普吉孔子學院也為普吉華人送上地道的中國書法、剪紙、太極文化體驗活動。而孔院老師親手製作的手工湯圓,則讓當地華人華裔品嘗到了難以忘懷的家鄉味道。

83歲的劉奶奶是普吉島上鳳毛麟角的至今健在的第一代華人,她在66年前遠渡重洋踏上普吉島的那一刻以後,就再沒能回到讓她魂牽夢繞的故鄉。當看到中國老師們親手製作的湯圓,劉奶奶操著不太流利的漢語激動地說:66年了,她再沒見過正宗的中國湯圓,今天沒想到能夠見到現場手工製作的湯圓,她等不及要親口嘗嘗。當第一鍋元宵出鍋時,老師們先給在一邊等候著的劉奶奶端去一碗,劉奶奶卻邁著蹣跚的步伐走進大殿,把這熱氣騰騰的元宵敬獻給了媽祖。她要讓媽祖和先人們先嘗嘗這久違了的“家鄉的味道。

老華人和孔院老師一同品嘗湯圓。

普吉孔院的剪紙展位和書法展位則被小孩子們層層包圍,他們好奇地拿著剪刀和毛筆模仿著孔院老師們的動作——他們有些是完完全全地融入了當地社會的第三代、第四代華人,許多人甚至已經不會說漢語,但卻從一撇一捺和一刀一剪中努力喚醒著潛伏在血液中的文化根源。

為了讓中華文化延續傳承,普吉華人都把接受漢語教學視為子女教育的頭等大事:福州公所專門開辦了免費的漢語業餘補習班,與此類似的還有雲南會館、海南會館等普吉島上的華人組織,他們紛紛為子女成立常規教學以外的漢語補習班,努力扭轉漢語傳承斷層的尷尬局面。

除了這種補習班,普吉島上進行漢語學歷教育的機構組織也於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如上海大學和宋卡王子大學普吉校區合作創立的普吉孔子學院、華僑大學和普吉樂善局共建的普吉東盟泰華國際學校,都成為普吉島上華文教育的璀璨明珠和中泰文化交流的傑出典範。

普吉孔院中國文化展示攤位。

夜已深沉,公所內依舊歌聲陣陣。每一個華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對他們而言,家在普吉,那裡有父母的嘮叨,有妻兒的期盼;而魂在故里,那裡有中華民族的魂,華夏文明的根。這難以割捨的故鄉情如同一條隱形的紐帶,連接著古今的牽掛,連接著中泰兩國人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