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在博鰲論壇上明確表示,會積極推動建立上海與與香港股市交易互聯互通後,中港兩地證監會隨即公布滬港股市互通試點,今後兩地投資者可以互相買賣對方市場股票。香港財經媒體《信報》發表社評《滬港股市落實聯通成敗繫於執行細節》,全文如下。
“北水能夠“南來,正式拉開“港股直通車的帷幕,既有助鞏固香港作為亞洲主要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也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產生政策“互惠效果。
不過,滬港股市交易聯通,必然牽動兩地的資金流動。按照試點,雖然買賣設有投資額度,受到控制,但市場波動相互傳遞的風險,則恐怕難以迴避。因此,如何把握政策的「互利」機遇,落實執行,達致雙贏,至為關鍵。
七年前,亦即二○○七年初,中央曾計劃允許擁有外滙的內地居民投資港股資產,作為國家對天津濱海新區多項優惠政策中的特殊政策,這個「港股直通車」概念浮上了水面後,同年八月,國家外滙管理局發布有關試點方案,引發港股一陣飆升狂潮,但最終因事涉資本項目開放的敏感性,考慮到國家金融安全,中央一直沒正式「拍板」。同年十一月,前總理溫家寶暗示,港股直通車需要時間落實,變相澆出一盆冷水,將政策急煞車。
可以看到,政策從醞釀、提出、擱置到當前決定啟動落實,恰恰反映中國開放資本賬目的轉折歷程。如今滬港股市交易雙向聯通,「港股直通車」再續前緣,清楚顯示了中國今年銳意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政策意向。
很顯然,人民幣要實現國際化,把貨幣計價、結算和價值儲藏的職能,從國內伸延到國外,必須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因為只有當外國人能夠以人民幣進行投資,獲得較高和穩定收益,才會樂意持有。
目前,內地加速金融市場改革,基於香港有大量優質的國際投資者,透過滬港股市交易聯通,加強人民幣在境內外的雙向流動循環,確實有助改善內地股市以散戶為主的市場參與結構(既投機性濃,且交易資產定價無效率);同時亦可增加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資金來源,拓寬離岸人民幣的回流投資渠道,鞏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互利共贏。
然而,滬港通按照試點對市場風險控制的設置,包括在投資額度和投資產品上作出限制,雖然增加了金融安全,也保障了人民幣資本賬目循序漸進的穩定開放步伐,但市場波動相互傳遞的風險,相信會對兩地股市產生交叉感染的影響,並且因為兩地在交易細節上的制度差異,或引起兩地在一些監管安排上的分歧、出現市場利益衝突和風險分配問題,需要滬港金融監管機構制訂一個有效的合作和風險防範與分擔機制,以維繫市場運行秩序,才能給予無論是「滬股通」或「港股通」的投資者信心。
按政策落實的進度,估計六個月後可以啟動。但明顯看到,當前最重要的一步,是在滬港股市聯通的政策框架下,兩地如何在市場風險分配、控制和監管上取得協調,有效落實執行。按照特首梁振英引述總理李克強的叮囑,正正是要求他抓緊落實有關部門、證監會和港交所的工作,可見滬港通的細節安排,是整項政策成敗關鍵所在,「魔鬼在細節之中」。
今年是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第十個年頭,能夠落實滬港通,無疑是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史上一個新里程,也是人民幣加快國際化步伐,倒迫國內進行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對兩地發展都影響深遠,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