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观察)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释放积极信号 以耐力和定力应对挑战**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 题: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释放积极信号 以耐力和定力应对挑战
中新社记者 马佳佳
当地时间3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会后双方认为“对话是及时的、有益的,加深了相互理解”。对此,中国国际问题专家指出,此次对话是两国关系回归正轨的积极信号,但未来中美两国互动仍存在很多挑战,需要保持耐力和定力,审慎对待。
对话的契机是什么?
此次对话是美国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的中美高层首次面对面会晤,同时也是中美元首除夕通话后的首次高层接触。对于对话的契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刁大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中美两国时隔约9个月以来最高级别的面对面会晤,也是具体落实两国元首除夕通话精神和共识的一次面对面会晤。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经济复苏任重道远的背景下,举行这样的会晤对全球抗疫及世界经济传递积极信号,增加信心。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王栋也向中新社记者指出,此次对话的时机还在于,美国前任特朗普政府各种恶劣做法给中美关系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损害,引起国际社会对中美间“新冷战”的担忧。所以如何推动中美关系,拨乱反正,步入正轨,这次对话就提供了一个双方重新正式接触的重要机会。
** 中美开场白充满“火药味”?**
有媒体报道称,此次阿拉斯加对话中,中美双方在首场会谈的开场白环节激烈交锋,充满“火药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是美方挑衅在先,挑起争端在先,所以双方从一开始在开场白的时候就充满了“火药味”和戏剧色彩,这不是中方的初衷。
对此,刁大明指出,在首轮会谈开场白环节,面对美方的挑衅和诋毁,中方作出了严正回应,这个回应本身不但打击了美方的气焰,而且也捍卫了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民族尊严。此外,中方的回应本身其实也有助于把对话带回到一个正常、有效、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王栋也认为,中方直面问题,严正表态,打掉了美方的傲慢,也挫败了其要给中方“下马威”的意图,这也有利于下一步中美关系重新回到正确、理性的轨道上来。
** 如何看待会谈成果?**
对话结束后,中美双方认为对话是“及时的、有益的,加深了相互理解”。双方都希望继续这种高层战略沟通。对此,王栋认为,对话成果总体来说还是积极的。首先双方通过对话加深了相互了解,各方阐述了立场,同时没有回避分歧,对话总体是坦率和富有建设性的。其次,中方在对话中,针对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表明严正立场,对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表达了坚决反对。同时,对话中也对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十四五”规划,中国的世界观、大国观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将中方的信息清晰传递了出去。
刁大明认为,具体的成果体现在:首先,双方再次确认了中美元首通话的精神和共识,以及在此方向指引下,进一步延续和推进中美关系。其次,双方明确聚焦了共同关切的、当前能做的事情。比如应对气候变化,外交人员的疫苗安排等。再次,双方对双边关系、多边关系、全球安全、经贸、全球治理等议题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讨论,并同意在多边框架下进行一些合作。如果双方能够相向而行,执行下去的话,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 中美如何竞合相处?**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之间如何在新的世界格局之下竞合相处?刁大明指出,互利共赢包括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种表达是中国的一贯坚持,同时也是稳定、恢复以及进一步提升中美关系的必由之路。此次对话清晰表明,中国坚持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来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路径是正确的。只有通过对话协商才能够加强合作,管控分歧,促进沟通。但是对话本身有一个前提,双方一定是相互尊重的。以势压人,居高临下,不符合对话的基本出发点,这一点也是非常明确的。
王栋认为,一次对话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中美关系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也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面对这种局面,首先要有战略耐力和定力,同时要加强中美间多个层面的交流,以求真务实,不带偏见的方式来共同研究中美关系以及全球面临的问题。
中美的竞争根本上来讲是一个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的竞争,应该是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开展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田径赛,而不是搞相互攻击、你死我活的角斗赛。”王栋最后指出,“只要我们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和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