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線: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

text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記者連線: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

新華社記者

夢想,是一個美好的字眼,它是支撐人們前進的動力,是照亮未來生活的光芒。在局勢不甚平靜的地區,夢想或許更為珍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讓我們聽聽那裏孩子們的夢想。

新華社記者劉順從貝魯特報道:

持續3年多的敘利亞危機造成950萬人流離失所。目前,逃至黎巴嫩的敘利亞難民達100多萬,其中學齡兒童高達40萬人。

“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記者隨聯合國難民署中國親善大使姚晨專程前往黎巴嫩東部山區的貝蘇爾公立學校,探望在該校讀書的敘利亞難民學生。

在採訪中,敘利亞學生告訴記者,他們現在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敘利亞戰火儘快熄滅,以便早日返回自己的祖國、自己的家鄉,在和平的環境中生活、學習、成長。

儘管淪為難民,但談到個人未來想做什么時,這群十二三歲的孩子與同齡人並沒有什么不同。有的女生說長大後當時裝設計師,給人們設計更美、更好的時裝;有的說當老師;男生則希望長大後當工程師,為國家戰後重建效力;還有的說當外科醫生,為醫治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創傷作貢獻,也有喜愛體育的男生希望長大後能成為足球明星。

新華社記者邵傑從喀土穆報道:

面對經濟困難和各地衝突不斷,蘇丹的孩子們首先夢想的是過上安全、和平和穩定的生活,他們特別希望自己能順利地完成學業,家裏的生活以及學校的環境都能越來越好。

11歲的男孩阿尤布·穆罕默德·哈桑說:“首先,我希望我能順利完成學業,而且成績越來越好。其次,我希望父母能掙更多錢,這樣不僅家裏的日子不會像現在這樣困難,而且弟弟妹妹也可以上學了。另外我還希望我們學校的設施得到改善,使我們能夠在更好的條件中繼續學習。至於我的人生理想,我希望將來能成為醫生,以便幫助蘇丹和世界各地需要幫助的兒童。”

新華社記者孟博從耶路撒冷報道:

11歲的艾林和9歲的阿拉是一對生活在東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姐妹。姐姐艾林告訴記者:“我們的夢想是希望耶路撒冷能夠擁有真正的和平。早上媽媽送我上學時,我感覺有些害怕,生怕會發生什么事情。如果耶路撒冷真正擁有了和平,那麼媽媽就不用天天接送我們上下學了。”

記者在耶路撒冷老城的西墻邊見到了13歲的尤阿夫和11歲的埃亞勒兄弟。他們的父母都是以色列的猶太人,後來移民到了加拿大,這對兄弟也在加拿大出生長大。但是,他們對自己的猶太身份卻具有很深的認同感。

弟弟埃亞勒說他的夢想是猶太人重建聖殿,讓猶太人永遠擁有和平和幸福。“這一點很重要,我是從我爸爸身上學到這一點的。”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從開羅報道:

家住首都開羅的7歲男孩齊亞德的夢想是當一名警察,這源於他一直很喜歡看動作片裏的警察抓捕壞人。

他說:“我長大以後要進警察學校,最大的夢想就是當警察。我要逮捕所有的壞人和犯罪分子,也要保護我們國家的安全。我爸媽會為我感到驕傲的。”

10歲女孩穆謝拉則看到醫生在社會上發揮的重要作用。“如果沒有醫生,人們的生存面臨風險,甚至面臨死亡的威脅,”穆謝拉告訴記者。“但是我這樣光說不練是沒用的,”心地善良的穆謝拉調侃道,“我必須好好學習、刻苦讀書,一直把夢想放在心上,希望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我能夠實現這個夢想,讓自己和他們都感到高興。”

新華社記者韓建軍從薩拉熱窩報道:

足球運動在波黑很受歡迎。波黑足球國家隊水準比較高,多數球員在外國高水準聯賽踢球,是波黑公眾羨慕的對象。

9歲的法裏斯·埃克切維奇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足球運動員。他說,為了實現夢想,他必須非常刻苦地訓練踢球,同時要努力學習,完成大學教育,因為“如果學習不好,不大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

薩拉熱窩文化積澱厚,藝術氣息濃,9歲女孩艾琳·阿巴丹因受當電影導演的父親影響,對電影藝術很感興趣。

阿巴丹長大後想成為一名演員,但她覺得實現這個夢想會比較困難,因為她平日看到父親工作很辛苦。不過,阿巴丹顯得非常有信心,說自己只要學到很多知識,就會如願,實現做一名演員的夢想。

新華社記者林曉蔚從阿克拉報道:

13歲的埃文斯·克瓦耶住在迦納首都阿克拉的一個貧民窟裏。家裏有8個孩子,他排行第五。克瓦耶希望長大以後能在軍隊的醫院裏當一個護工,因為他在家附近的醫院見到太多被病痛折磨的人了。“看見那些病人難受的時候,我都快哭了,所以我希望將來能幫助他們。”克瓦耶的大哥在軍隊服役,希望弟弟能來當兵,不過克瓦耶對哥哥說,服役之前要先接受專業的護理訓練。

12歲的斯蒂芬·特塔赫已經失學一陣子了,因為媽媽臥病在床,他被迫開始在一個電子垃圾處理場幹活,幫助拆解零件,那裏污染嚴重,卻活躍著不少輟學兒童。

“我覺得我將來能成為足球運動員,為國家隊踢球。我家沒錢送我上學,但是我覺得自己踢得不錯。”特塔赫業餘時間已經開始在阿克拉本地一傢俱樂部踢球,他對記者說:“未來的目標嘛……是成為邁克爾·埃辛那樣的球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