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平之子與香港漫畫家談“三毛”:8年抗戰與80年的影響

中新網

text

【亞太日報訊】‘圓圓的腦袋上彎著三根毛,骨瘦如柴的小身板,苦中作樂的“流浪”,不畏強暴的“從軍”……著名漫畫家張樂平筆下的“三毛”形象面世至今已有八十年。16日,張樂平幼子張慰軍、《三毛從軍記》導演張建亞、香港漫畫家黃玉郎及歐陽應霽等相聚香港書展,講述三毛的“抗戰”歷史,以及“三毛”形象80年來的“後續故事”。

“我的父親張樂平當年在工作的公司門前,親眼見證了日本人在上海街頭的罪行,八年抗戰後來成為他諷刺漫畫的重要時期。”張慰軍談起“三毛”這個人物的創作,用了“文人抗戰”四個字。

當年“三毛之父”張樂平是“抗戰漫畫宣傳隊”的副隊長,《三毛從軍記》可說是其對這段抗戰歷史的回顧。《三毛流浪記》則是戰後一段歷史的表現,三毛善良機智不畏強暴,從兒童的經歷可看出歲月的艱難。

“參與抗戰的八年來,父親張樂平受到洗禮,融入平民生活、瞭解大眾疾苦,性格發生了變化,這些都一一融入了三毛的故事裏。”

那麼,三毛對香港的影響有多深?

在五十年前的香港,現在已是知名漫畫家的黃玉郎就因為三毛,打開了他的漫畫發展大門。“1950年代,香港的情況也不好。我買不起漫畫,靠每個月剪頭髮的時候在理發店看的三毛。”當時還是兒童的黃玉郎,想知道故事中的人物“為什麼會生活在一個比香港苦這麼多的地方”,幷慢慢的走上漫畫的創作之路。

而大約15年後,香港跨媒體創作人歐陽應霽則在家裏,因為三毛而受到漫畫啟蒙。“當年的香港沒有抗戰的歷史教育,沒有近代史的課。沒想到,漫畫能把這些歷史知識隔代傳播給了我。三毛是我第一部看著哭的漫畫。也讓我迷上了畫漫畫。”

電影《三毛從軍記》導演張建亞則回憶起1992年拍攝三毛從軍記時,與當時正住院的張樂平談劇本的修改。“我真是看到了一個要把孩子送人的父親,那種不舍、猶豫……”

張建亞說,其時有四五家電影廠希望拍攝“三毛從軍記”,其中有一家改編的劇本被張樂平批評為“不地道”。“他們把漫畫裏的髒話改成‘他媽的’,上海人罵人的話裏就沒有這個詞,不能真實的反應當時的故事,改編的不好。”

因緣巧合拿到了拍攝權後,張樂平幷沒有對張建亞提出做其他的改編要求。“他說你就好好拍吧。”張建亞對中新社記者說,“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每年暑假都還在重播這部電影,三毛陪伴了幾代人長大。”

如今的“三毛”已經80歲了,又該如何讓現在的青少年再接受這個形象?

張慰軍說,三毛現在不僅有公仔問世,還有法、英、韓、越、德等多個國家文字版本的三毛系列漫畫陸續出版,“三毛”形象正受到國際上越來越多讀者的喜愛。“國內人覺得三毛是個苦孩子,但歐美人卻覺得,三毛的故事反映的是一段中國歷史,而且具有上海地方特色。”

今年,《三毛流浪記》和《三毛從軍記》的法文版合集《SANMAO》榮獲第42屆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文化遺產獎”,是歷屆第一個獲獎的中國作品。

“如果說從漫畫中讀歷史,從歷史中讀未來。也許三毛的影響會曆久彌新。”

張慰軍對中新社記者說,適逢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張樂平抗戰作品展將於10月在香港舉行。“主題是:以筆作刀為了中華的獨立和解放。展出父親為人熟知的作品,由此銘記過去,珍惜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