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国货在高端市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90后00后对国际大牌的敏感度降低了!”11月1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高级数据分析师刘力华的言论让在座的媒体记者看到了数据的魅力。
当天下午,CBNData在北京举办题为“CBNData数莓派”的沙龙,基于CBNData近一年的报告,用数据洞察“消费升级”,数十家媒体受邀参与。
刘力华首先从8个方面介绍2014-2016年消费升级的表现: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对国际化消费的追求、对商品本身的关注、对科技发展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原创与定制的趋势、品类的泛化、意见领袖对用户的影响。
“网红”创业品牌为什么红?健康和细节是关键
刘力华侃侃而谈:“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大。现在有很多‘网红’创业品牌,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在原来的产品基础上,做健康化的迭代。因为以前的产品大多是工业化的产品,要保证快速流水线的运作,对原材料及品控的把握势必会弱一点。像乐纯或关茶这样的创业型网红品牌,打动消费者的很重要一点,就是对健康及天然原材料的关注。”
她指出,现在的很多消费者与自己的父辈和祖辈不同,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关注茶或保健品了。
“2014年开始,有些品类的搜索和关注度变得很高。例如美体领域的护甲美甲器、蜡疗机、甩脂溶脂机,美容领域的瘦脸机、电子美容仪、蒸脸机等,在2016年销量有了大幅增长。”刘力华认为,这说明消费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提升,原先最在意的是外表整体,现在却很关心身体的一个很小的部位。“还有一些鲜花品牌,大家真的是想去买去这个花吗?不一定,其实她只是想感受花营造出来的生活氛围。所以,最根本的转变是从产品到生活方式的关注。”
90后00后对国际大牌敏感度降低 国货强势崛起
近年来,国人出国旅游越来越频繁,“买买买”成为必然选择。因此,刘力华抛出的“世界的消费越来越平”的观点迅速得到认可。
刘力华表示,2014年起,线上的进口消费也发生了变化:原产国更加多元,消费者购买进口产品的渠道越来越多。而且,山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对进口产品的消费增加,北京与江浙沪等传统一线城市及发达地区的增幅却有限。
“我们可以获得国际商品的途径越来越多,消费者是不是一定选国际品牌呢?并不是。”刘力华随后指出了一个特别的现象:“现在大家选择商品,更多的是看这个国家的商品是不是可以满足我的性价比要求。同时,90后00后对国际大牌的敏感度降低。他们更多是看商品本身,如果国货够好,我也会选择国货。”
她以婴童洗护产品为例,说明国货的覆盖率在不断提升。“这跟我们原先想的不一样:母婴品类里面,大家觉得国际商品质量往往比较好,选择的可能性更大。其实并不是,如果国内商品能够获得消费者认可,大家也会愿意选择。另外,在‘双十一’节点,高端商品中,国货的占有率也越来越高。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排行,在家具、服装、家具建材、大家电领域,国货占到半数以上市场。”
小家电KO机器人 人们更青睐原创和定制产品
当吸尘器除螨仪进入更多人的家庭,扫地机器人的出现不再那么离奇,“科技发展渗透生活消费领域”的结论得来轻而易举。然而,刘力华却指出,虽然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但是非常高精尖的机器人对于消费者的渗透仍处于产业初期。反倒是一些科技程度没那么高、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小家电,是目前市场上卖得比较好的。
“另外,标准化的产品渐渐失去市场,原创跟定制的产品上位。例如服装领域,第一次消费升级是从大陆品牌到了快时尚的品牌,如Zara、HM等。这两年开始,这些快时尚的品牌也已经不能吸引到年轻消费者了。美妆领域,第一次升级是从国货到国际大牌,现在一些国际大牌也很难吸引到前沿的消费者。他们更多会选择欧美比较小众的药妆品牌,或是有机精油品牌、医美品牌。”刘力华介绍,从2014年开始,定制化的产品在线上的销售额大幅提升,而且渗透到了偏小众的品类,如饰品箱包、彩妆、配件、内衣等。“对与众不同的东西,大家的偏好度会越来越高。”
最后,刘力华表示,消费升级最根本的原因是年轻用户消费结构的变化。“80后90后在2016年消费占比上升的品类,排名较高的是家装、护肤、茶、保健品、旅游,这跟60后70后的消费结构非常不一样。包括像在网上买家具DIY,原来的消费者也不会。现在的商家要想升级产品,关键是对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有根本性的理解。如果你知道这些消费者是怎样生活的、要解决哪些问题,这就是你应该升级的方向。”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