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上種樹的人

text

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16日電

題:沙漠上種樹的人

新華社記者

王海鷹

塔克拉瑪幹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在這個沙漠的西南邊緣,有一群人正在做著一項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業:在沙漠上種樹。

記者近日在新疆南疆採訪,看到沙漠裏的楊樹已拇指粗細,1米多高,油亮的葉子在風裏翻飛。每棵樹根部捆紮著一圈乾草,管護人員告訴記者,那是為了防止野兔啃食。樹與樹之間的沙子裏,隱約可見一排排黑色滴灌管線,一直延伸向沙漠深處。

在這裡,記者遇到了種樹者的領頭人,45歲的麥蓋提縣林業局局長陶萬林。他說,自去年春天到現在,他們已在沙漠裏植樹4.5萬畝、930萬株。

沙漠裏要種活樹,談何容易。這裡,年降水量僅為56毫米,蒸發量卻高達2300毫米以上,澆不上水的話,樹苗幾天就能變成幹柴。陶萬林他們引入了滴灌技術。沙漠裏水位高,又是鹼水,需要先挖排泄區排鹼,然後推沙包、打井、拉電、修路、鋪滴灌,最後才是種樹。

3月份和11月份是適合種樹的季節,麥蓋提縣所有的勞動力包括縣委書記、縣長,十多萬人義務到沙漠種樹。“漫山遍野全是人。”麥蓋提縣副縣長、山東日照援疆副指揮高明說。

“種樹前,每個樹坑裏填5公斤土及農家肥。栽上後就開始滴灌,準備滴5年,5年後樹木成林,滴灌就可以撤了。”據陶萬林測算,這樣下來,一畝地種樹成本為3500元人民幣。為種樹,當地截至目前已投入1.2億元以上。

記者看到,除了楊樹,竹柳、大果沙棘、紅棗、沙棗、梭梭、文冠果等也已成片種植。這些樹木成活率大多在80%以上,沙棗甚至超過90%。

為什么要在沙漠上種樹?“為了建一道綠色屏障,把風沙困在沙漠裏。”陶萬林說,每次大風一起,天昏地暗,伸手不見五指。在這裡生活,一年得吃下去“半塊磚”。

2012年起,麥蓋提縣決定啟動生態林建設工程,計劃用8年到10年時間,在沙漠邊緣構築南北長20公里、東西寬16公里的綠色屏障。為了這一“前無古人”的事業,陶萬林一上任就鑽進了沙漠。

夏天進沙漠,穿著鞋,灌沙子,硌得受不了,脫了鞋,燙得受不了。地表溫度七八十攝氏度,像進桑拿室一樣,陶萬林他們的帳篷需要靠滴灌降溫,帳篷裏溼乎乎的,他的同伴有一次差點窒息。

一年365天,陶萬林幾乎天天泡在沙漠裏。“一天不進沙漠,心裏就著急。”陶萬林笑道:“誰讓我叫‘萬林’呢?種樹可能是我的宿命,不種都不行。”

即使不在集中造林季,陶萬林每天也都忙忙碌碌,不是操心滴灌招標,就是要打井、修路、管護林子。陶萬林準備用5年到7年時間栽到30萬畝的規模。而按照縣裏的設想,未來更長的時間內,這片生態林要達到100萬畝。

有時候,陶萬林會想像這些樹長大以後會是什么樣。“可能會像森林一樣,不過,到那時我就老了吧!”這個生活在新疆的甘肅漢子憨笑著說。

記者採訪時,遇到了麥蓋提縣今年以來最大的沙塵暴,陶萬林住的帳篷被狂風吹得獵獵作響,黃沙瀰漫了整個天空。陶萬林說,但願將來,這條人造“綠龍”能縛住“黃龍”,人們可以少受風沙的侵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