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7月10日電新聞分析:抗艾不言敗
新華社記者林小春
一直被醫學界當作艾滋病“治愈”範例的“密西西比嬰兒”,10日被宣佈病情復發,初現希望的抗艾事業遇重挫。被稱為“超級癌症”的艾滋病難道真不可治愈?專家說,失望中仍能看到進步,相信人類最終會攻克這一病症。
“密西西比嬰兒”因出生在美國密西西比州得名,今年4歲,因母嬰傳播在出生時即攜有艾滋病病毒,所以在出生30個小時後就啟用藥力較強的組合藥物進行治療,18個月後因故中斷,此後再未用藥,但病毒也沒有重新出現。因此“密西西比嬰兒”被醫學界當作艾滋病患兒早期介入治療方案的第一個成功案例。
但本月初,醫生在她體內重新發現病毒。這一令人失望的轉折說明,與一些樂觀人士所認為的相反,早期治療方案仍不足以徹底消滅艾滋病病毒。
在此之前半年,另一種被寄予厚望的骨髓移植療法也宣告失敗。當時,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醫生宣佈,兩名接受骨髓移植的艾滋病患者(被稱為“波士頓病人”)似乎被治愈,但在停藥幾個月後病毒在他們體內均出現反彈。
經歷了這些看似成功但最終還是失敗的案例後,真正得到公認被“治愈”的只剩下蒂莫西·布朗——他於2007年在德國柏林接受骨髓幹細胞移植,此後體內再未發現病毒蹤跡。
那麼,這些曾給人們帶來希望的失敗意味著什么?專家們認為,首先,尋找可重復的治愈艾滋病方法比以前想像的更困難。過去幾年,一系列初步的“抗艾”進展給醫學界帶來樂觀積極的情緒,讓人看到戰勝艾滋病的可能。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在去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致辭中說:“我們已經到達一個轉捩點,治愈艾滋病的想法已不再是不可想像。”美國也宣佈啟動一項名為“艾滋病病毒治愈計劃”的項目,計劃今後3年投入1億美元推動研究新一代艾滋病療法。但事實表明,這仍是一個任重道遠的目標,目前對艾滋病的認識可能還處於初級階段。
其次,永遠不要低估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躲貓貓”的能力。“波士頓病人”主治醫生、布萊根婦女醫院的蒂莫西·亨裏奇對新華社記者說,他們的失敗顯示,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潛伏”得比科學家此前預想的“更深、更持久”,血液之外可能還有其他持久而重要的艾滋病病毒“藏身地”。
“密西西比嬰兒”主治醫生、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德博拉·佩爾紹德同樣認為:“最新的進展顯示,對艾滋病病毒及它的藏身地,我們還有太多需要了解的地方。”
第三,已取得的“抗艾”進展積極意義不容否定。亨裏奇說,他們的骨髓移植療法沒有獲得預想的成功,“從科學研究上講意義重大”,包括讓醫學界認識到,人體內的艾滋病病毒水準可降低至用高敏感儀器也檢測不到的程度,以及現有艾滋病病毒檢測標準也許還不足以判斷病毒是否已被長期抑制,等等。
佩爾紹德說:“對根治艾滋病病毒的努力來說,這確實是挫折,但我們並不氣餒。……無論如何,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取得兩年多的完全緩解代表著重要的醫學進步,它給我們提供了關鍵性的認識,也顯示了重要的新問題。”據佩爾紹德透露,典型情況下,人們停藥數周後艾滋病病情便會復發。
總體而言,醫學界依然相信,“密西西比嬰兒”總共27個月的緩解期將能繼續幫助科學家了解怎樣控制艾滋病病毒,乃至最終開發出治愈的療法。伊麗莎白·格拉澤兒童艾滋病基金會副主席西蒙茲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一病例依然提供了大量的學習機會,讓人了解了快速、早期治療方案怎樣影響身體對艾滋病病毒的反應,尤其在新生兒中。”
今年5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曾宣佈,將利用與“密西西比嬰兒”相同的方法進行治療更多兒童的臨床試驗。現在,該機構表示,將會把最新進展考慮在內,對試驗的設計略做修改,修改可能涉及治療期限及相關知情同意書等。
值得一提的是,艾滋病專家們其實一直不使用“治愈”這個詞。“波士頓病人”另一名主治醫生、哈佛大學醫學院醫學教授丹尼爾·庫裏茨克斯曾對新華社記者說,他們“從來都非常謹慎地避免使用兩名患者已被治愈的說法”,“我們只知道,長期跟蹤研究表明在接受骨髓移植後他們體內的病毒藏身地減少了”。佩爾紹德和同事也同樣一直保持“謹慎的樂觀”。
攻克重大疾病的道路難免曲折、艱難,“治愈”艾滋病的挫折再次說明這一點。但艾滋病已從30年前的“死刑”變成今天的可控慢性病,許多艾滋病患者的預期壽命可接近常人。人們有理由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控制這種流行病。
抗擊艾滋病,人類永不言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