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動省際“破區除界”打造“新增長極”

text

新華社太原6月3日電

題:中國推動省際“破區除界”打造“新增長極”

新華社記者

梁曉飛

山西、陜西、河南三省文化廳日前簽署《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文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藝術創作、文化產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這是今年中國首個省際交界地區區域協調發展實驗區獲批以來的又一成果。

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包括山西省運城、臨汾、陜西省渭南和河南省三門峽四市,總面積5.8萬平方公里,2012年末總人口達1721萬人。該區域位於中西部結合帶,連接華北、西北、中原三大經濟板塊,集中了全國50%以上的金屬鎂產能、35%的氧化鋁產能,擁有89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截至2013年底,四市人均生產總值僅為2.86萬元,不足全國平均水準的70%,甚至比西部地區的平均水準還低6000餘元。運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建合認為,在行政分割下,各自為政、以鄰為壑的傳統發展模式導致的產能浪費和惡性競爭,是發展滯後的“禍首”。

黃河金三角地區是鋁、鎂的重要產地,但出於各自利益考慮,四市缺乏統一規劃,生產出來的鋁錠、鎂錠主要銷往長三角和珠三角,加工成合金型材後,再銷往北方地區。一來一回之間,能耗和運輸成本大幅增加。據張建合估算,每頓鋁鎂合金增加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

4月14日,《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獲得國務院批復。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協調發展實驗區辦公室主任陸世生說,早在2012年5月,國家發改委曾批准設立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鼓勵三省四市打破行政區劃界限,探索合作機制。

陸世生說,此次《規劃》大大超出此前承接產業轉移的範圍,為全方位合作、一體化發展搭建平臺和框架。以規劃涵蓋的項目估算,從今年起到2025年,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將撬動1.5萬億元的投資。

國家發改委地區司負責人表示,除產業發展外,此次區域合作規劃主要涉及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多個方面,明確了推進黃河金三角地區合作聯動的方向和主要任務。

以生態治理為例,區域內黃河干流長度佔黃河總長度的9%,但輸沙量佔黃河總沙量的63%,水少沙多,水土流失十分嚴重。按照規劃,到2025年,將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8萬平方公里,約佔區域總面積的1/2。僅這一項,預計投資估算在1800億元左右。

南開大學教授楊龍認為,目前,中國經濟的區域化趨勢十分明顯,資金、勞動力等要素的跨區域流動越來越頻繁,晉陜豫省際交匯處四市的合作,取得共贏結果的可能性最大,“邊緣城市”合作的收益也最大。但由於國家層面缺乏關於地方政府之間合作的法律法規,過去條塊分割的管理和考核評價機制亟須打破,探索建立包括利益分配、協商監督等地方政府合作機制。

“在省際合作面臨較多政策障礙的前提下,基礎較好、發展潛力大、經濟聯繫較為緊密的市際交界地區合作較易推進,成為區域合作的重要突破口。”陸世生認為,以市縣為主體的次區域經濟圈合作,還將為打破行政區劃界限,解決體制機制障礙等難題,提供重要經驗。

由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編制的《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研究報告)》中指出,山西侯馬和陜西潼關有望成為兩個新增長極,依託各自區位和交通運輸優勢,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物流節點。

陸世生說,目前全國跨省交界的三角地區共有57處,按每個三角地區對應3個省的3個地級市計算,57個跨省交界地區將涉及全國285個地級市中的171個。黃河金三角的跨省域合作將為其他“邊緣城市”起到示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