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还有不到5个月时间,最近出炉的多项民调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支持率落后于民主党对手拜登的趋势正日益扩大。相比整体支持率的变化,不同选民群体支持率的变化也许令特朗普更加担忧。美国多项民调显示,特朗普一直稳固的基本盘出现动摇迹象,2016年帮助特朗普赢得大选的核心选民似乎正在弃他而去。
特朗普“铁粉”正在流失
本月初,拜登对特朗普的支持率领先优势首次扩大到10%。美国广播公司(ABC)和《华盛顿邮报》6月1日公布的民调数据显示,拜登的支持率为53%,而特朗普则为43%。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华尔街日报》6月7日发布的联合民调数据,以及《经济学人》和YouGov于6月10日发布的民调数据,缩小了特朗普与拜登之间的支持率差距。前者显示特朗普落后拜登7个百分点(42%对49%),后者则显示特朗普落后拜登8个百分点(41%对49%)。
不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公布的民调则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为41%,而拜登的支持率则高达55%,差距达到14个百分点。无怪乎特朗普坐不住了,要求CNN撤回这项民调并且道歉。
但是,比起整体民调数据,特朗普也许更为民调中的另一些数据感到担心,这些数据显示特朗普正在失去部分“铁粉”的支持。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华尔街日报》6月7日发布的联合民调中显示,特朗普在没有大学学位的蓝领、男性和白人等关键选民群体中的优势正在缩小,而在受过大学教育者、女性和有色人种等选民群体中的劣势则在扩大。
助力特朗普赢得2016年大选的一个关键选民群体是没有大学学位的蓝领选民。当时尽管特朗普在有大学学位的选民中以9个百分点落后于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但是在没有大学学位的蓝领中则取得了8个百分点的优势,差不多弥补了前者的劣势。
NBC/《华尔街日报》的这项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在没有大学学位的蓝领选民中的优势已经缩小到了只有3%,而在有大学学位的选民中的劣势则扩大到了24%。即便特朗普能够赢回没有大学学位的选民,也很难弥补他在有大学学位选民中的巨大劣势。
特朗普原本就不受女性选民欢迎。2016年他在男性选民中的支持率领先希拉里12%,但在女性选民中则落后希拉里12%。根据上述民调,他在男性中的优势已经缩小到8%,而在女性中的劣势则扩大到了24%。
2016年特朗普在非拉丁裔白人选民中的支持率高出希拉里21个百分点,这弥补了特朗普在有色人种选民中的损失。但是上述民调显示,如今特朗普在这一群体中对拜登的优势下降了6个百分点。
特朗普会输掉大选吗?
尽管民调数字揭示了特朗普的关键选民正在流失的趋势,但特朗普在共和党选民中仍然拥有非常高的支持度。
NBC/《华尔街日报》6月7日的民调以及美国蒙莫斯大学6月3日发布的一项民调都显示,特朗普在自称是共和党人的调查对象中支持率均大幅领先拜登。
在前一项民调中,特朗普在共和党选民中的支持率达到92%,在后一项民调中特朗普的支持率则到了93%,而拜登只分别得到了4%和5%的共和党选民的支持。
CNN指出,特朗普在共和党选民中的支持率是自2000年以来最高的,但是这也使他几乎没有什么扩大共和党选民的空间。与此同时,他也很难在共和党的盘子之外获得更多选民支持。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和《华盛顿邮报》报道,特朗普在独立选民和民主党选民中的支持度只有39%和3%。这比2000年以来任何一位共和党人在这一民调中的得分都低。
除了一般选民,一些共和党精英近来似乎也在与特朗普保持距离。先是前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和前白宫幕僚长约翰·凯利站出来批评老东家,前国务卿鲍威尔也表示不会投票给特朗普。甚至一度传出前总统小布什不支持特朗普连任的消息,但小布什的发言人出面澄清说,小布什尚未决定在11月的大选中如何投票。
不过,虽然这些共和党人物站到了特朗普的对立面,但是否会在共和党内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目前还很难判断。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共和党精英实际政治影响力有限。
美国媒体分析,影响大选最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经济,这也是特朗普急于推动复工的动机所在。民调显示,经济方面仍然是特朗普的一个优势。
6月5日,美国劳工部公告的数据显示,失业率从4月份的14.7%降至13.3%,非农就业岗位增加逾250万(不过也有美媒指出实际失业率要比这个数字高出
3个百分点
)。此前一些经济学家曾预测,美国5月的失业率会达到20%。为此特朗普盛赞这一天“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复苏”,他承诺遭受重创的经济将在明年收复所有失去的就业岗位。
CNN的报道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经济因素对特朗普的重要性。尽管马蒂斯和鲍威尔等人对特朗普提出批评,但是特朗普忠实支持者并不为所动,仍然选择支持特朗普。他们并不在意特朗普对种族抗议活动的言论和处理方式,他们更加看中特朗普的执政记录,他们并不把疫情之后飙升的失业率归咎于特朗普,而且称赞特朗普过去几年的经济成就。
抛开这一切,目前距离11月大选还有近5个月时间,足以颠覆整个大选格局,尤其鉴于2020年上半年以来接踵而至的疫情与抗议,在接下来的5个月出现任何变数都不足为奇。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