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冬季是否错峰生产?大气重污染成因有哪些?生态环境部回应

国新办

text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科技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有记者提问称,通过攻关项目的研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秋冬季大气污染主要成因是什么?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重污染天气的发生:

一是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的50%以上,是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

二是大气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高,造成大气氧化性增强,是重污染期间二次PM2.5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三是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了区域环境容量大幅降低,这是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必要条件。

四是区域传输对PM2.5影响显著,各城市平均贡献率大约是20%-30%,重污染期间进一步增加到了35%-50%。

赵英民表示,这四个原因相互叠加,造成了区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发生。治理更多的还是要针对人为排放,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这样即便遇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也不会再发生重污染天气。

赵英民介绍称,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采取集中攻关和驻点跟踪研究相结合的组织方式,经过三年努力,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技突破和研究成果。主要有六方面:

一是通过大规模的科学观测和实验研究,采取多技术融合方式,从污染物的排放、化学转化、气象条件、污染传输等四个方面,弄清了区域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来源,并且形成广泛的科学共识。

二是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空天地综合立体观测网和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了完备的区域PM2.5综合源解析方法体系,形成了重污染过程精细化、定量化的动态解析能力。

三是建立了区域和城市高时空分辨率的排放清单,摸清了区域污染物排放现状,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精准识别了区域“2+26”城市和重点行业的关键问题,形成了重点行业和城市关键问题识别与精准治理的技术体系。

四是建立了“预测预报—会商分析—预警应急—跟踪评估”全过程的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提出差异化应急管控技术方案,全面支撑区域应急联动和差异化管控,有力支撑应急减排效益最大化。

五是建立了以PM2.5目标浓度为约束的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算法,开发了大气污染防治科学决策技术支持平台,提出了区域中长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建议。

六是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健康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健康效益。

对于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行动与往年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否还会要求企业进行错峰生产等问题,赵英民回应称,疫后经济社会复苏,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应该坚定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落实新发展理念,通过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他说,生态环境部将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以减少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污染天气为核心,持续推进重点区域秋冬季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抓好已经出台的蓝天保卫战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实,巩固已取得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效,不搞层层加码,落实部门、地方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