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民間藝人“組團”闖市場

text

新華社長春6月9日電

題:中國東北民間藝人“組團”闖市場

新華社記者張楠、趙夢卓

“畫了大半輩子畫櫃,曾經紅火一時,現在卻面臨著手藝失傳且沒有收入的窘境。”吉林省大安市紅旗村村民苗興珠說。

20世紀70年代末的東北農村,很多人家都請畫匠在自家的長寬見方、上掀蓋的木頭櫃子畫些圖案,題材多以花鳥魚蟲為主。苗興珠便是當地有名的畫匠,他的這門手藝被列入白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記者在吉林省多地採訪了解到,不少民間手工藝者雖然技藝精湛,卻沒有很好地轉化為經濟效益,用長春紅高粱手工藝聯盟會長杜力的話形容就是“閉門造車、手藝不長、有名無實、收入不高”。

杜力說:“有一次客戶來談合作,我是從床底下掏出作品給他看的,連個像樣的工作室都沒有。”

苗興珠自家蓋房成立了“喜三農書畫俱樂部”,供周邊的農村書畫愛好者學習交流,然而卻鮮有人來,室內的桌椅和書架上落著厚厚一層灰。

“不與市場溝通,我們遲早要餓死。”在杜力的召集下,2007年,40餘位吉林省民間手工藝人在長春成立了“紅高粱”民間手藝聯盟,長春市宇隆中小企業孵化器公司為其提供了一間工作室作為聯盟的“根據地”。

通過幾年發展,聯盟提出“作品商品化,藝人演員化,民俗遊戲化”的市場定位。

出身於泥塑世家的成員蘆鳳雲表示,加入聯盟後嘗到不少甜頭。“聯盟為我們搭建了各種平臺,如長春農博會、廟會等,重大節日時在繁華商區也有了我們的表演機會,不僅收入增加了,也得到了更多百姓的認可。”

然而,民俗手藝商業化仍面臨季節性明顯、規模小、面對市場能力有限等問題,杜力等聯盟成員不得不開始琢磨新招兒。

首先,聯盟成員按照手藝類型進行劃分,適合傳授技術的就主動找到學校、社區進行免費授課打出品牌;適合民俗表演的就組成團隊參與廟會活動。為了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聯盟成員還主動學習新的手藝。

擅長易拉罐浮雕畫的杜力開始自學魚拓畫,捏面人的馬雁掌握了糖畫、吹糖人等手藝。“一次民俗表演中,我們三四個人就可以撐起全場,商家減少了費用,我們的收入也增多了。”杜力說。

為了闖市場,聯盟現在又鎖定了旅遊產品,他們將與旅遊局合作,成立旅遊紀念品研發團隊,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東北旅遊產品。“紅高粱”手工藝聯盟正像他們的名字一樣,帶著東北鄉土氣息在民俗市場上樹立起自己的特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