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中欧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text

9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图/新华社)

9月14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中欧双方宣布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确认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实现年内完成谈判的目标;中欧决定建立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和数字领域高层对话,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数字合作伙伴关系……此次会晤切实增进中欧政治互信,推动务实合作,取得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果,为下阶段中欧关系规划了方向,释放携手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的积极信号。

2020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45周年,中欧关系发展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开展正常合作交往带来很大困扰,但中欧双方的沟通交流并没有因此阻断,特别是中欧高层之间保持了高频率的互动。9月14日,就在中德欧领导人会晤当天,习近平主席还分别同瑞士联邦主席索马鲁加、列支敦士登摄政王储阿洛伊斯互致贺电,庆祝建交70周年。

还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线下外交“复工复产”后,欧洲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方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杨洁篪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密集出访欧洲,匈牙利外长也于日前访问中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表示,通过中欧之间密集且深入的交流可以看到,疫情下的中欧关系呈现强大的韧性和生命力,更加彰显了双方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坚定决心。

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加强各领域对话与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迫、更重要。崔洪建指出,在中欧层面,现在已经到了双方重新校准方向、增添动力和增进共识的关键节点。 2019年以来,欧盟方面有声音对于中欧合作提出一些疑问,包括将中国定为“系统性对手”。但实际上,中欧双方虽有分歧,但合作永远大于分歧;双方虽存在竞争,但竞争应该是“合作性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断与欧盟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寻求共识,正是双方所急需的。这要求双方在稳定原有经贸合作基础上,不断开拓推进新领域的合作,比如说数字产业和绿色产业的合作,加快“一带一路”倡议同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对接等。德媒9月12日援引德国联邦统计局最新数据报道称,中国2020年二季度从德国进口了总额近230亿欧元的货物,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德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国。

从地区和国际环境层面来看,当前国际形势加速变化,疫情更是为其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单边主义、去全球化等论调有所抬头,大国竞争更激烈。在此背景下,中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本身就是推动全球化的实际行动,两大力量间的合作将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充分彰显中欧关系的重要战略意义和全球意义。 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逆势上升,截至8月份已连续4个月每月开行超千列,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稳定全球供应链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上,中欧坚定支持全球化、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等,赋予双方关系发展的重要契机。在这些共识的基础上,中欧需要进一步加强团结合作,以更加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中欧坚持和平共处、继续推进合作并取得成效,也是对“新冷战”风险的极大对冲。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会晤中强调,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不同文明文化多元共生才是常态。中欧和平共处的力量坚定一分,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就多一分保障。因此,这是中欧合作在更高层面被赋予的一个重要使命。

可以预见,牢牢把握相互支持、团结合作的大方向,坚定不移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后疫情时代的中欧关系将更加稳健成熟,迈向更高水平,为恢复世界经济、维护正义注入更多正能量。(栾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