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黄河上游生态保护:“黑土滩”变湿地 大天鹅南飞越冬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麦溪乡的大天鹅。 安源 摄 (新春走基层)黄河上游生态保护:“黑土滩”变湿地 大天鹅南飞越冬 中新网若尔盖2月2日电 题:黄河上游生态保护:“黑土滩”变湿地大天鹅南飞越冬 作者 单鹏 安源 麦溪乡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最北端。每年冬季,成群的大天鹅从蒙古国南飞三千多公里,来到这里终年不冻的湿地与河流过冬。这些大天鹅全身洁白,弧线优美,浮在水面犹如一只只灵

text

黄河流域甘南段治理沙化超百万亩 逾万户游牧民定居

2018年6月,甘肃甘南扎尕那云雾缭绕似仙境。(资料图) 杨艳敏 摄 中新网甘肃甘南8月30日电 (艾庆龙 魏建军 刘玉桃)“实施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1.45万户游牧民实现定居,1670万亩草原鼠害、135.4万亩沙化草场和黑土滩、125平方公里小流域得到有效治理。”甘南州副州长王建军如是说。 8月29日至31日,第二十届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举办。期间,王建军

text

黑土滩重披“绿衣” 牧民重归草原

图为绿意盎然的达日草原。 李江宁 摄 中新网青海达日8月30日电 题:黑土滩重披“绿衣”牧民重归草原 作者 李江宁 “十几年前家里有200多头牦牛,夏、冬季牧场加起来有两三千亩,但是草原退化太严重,到处都寸草不生,根本不够牛吃。”多智告诉记者。 多智是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直确村的一名村民,由于前些年草场退化严重,曾经以放牧为生的他被迫变卖了家里的200多头牦牛,举家搬迁到县城开始打

text

绿了草原 红了日子(脱贫攻坚高原行)

天色微亮,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乡格多村的村民多旦就早早起床,冒着蒙蒙小雨,来到自家牛圈,给牦牛喂食……“它们今天可要派上大用场了。” 进入7月,草原的降水逐渐多了起来,黑土滩治理迎来了好时机。上午10点多,多旦赶着牦牛,来到后山和大家会合。“撒播草籽前需要疏松土壤,而牦牛蹄则是天然的‘翻土机’。”说着,只见在十几名牧民的驱赶下,近百头牦牛来回奔跑,黑土滩上,大小蹄印有深有浅,牧民紧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