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俄羅斯都曾湧現出一大批為國捐軀的精忠之士。不少中國人對衛國戰爭中捨身堵槍眼的馬特洛索夫耳熟能詳。那麼,俄羅斯人是否瞭解“中國的馬特洛索夫”黃繼光?他們又如何看待英雄的奉獻和犧牲?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作為當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將舉行系列紀念活動,其中9月3日的閱兵尤為外界所關注。
日本歷史學家、政治學家等74名知名學者17日聯名發表聲明,敦促首相安倍晉三在戰後70週年相關談話中明確寫入“侵略戰爭”“殖民統治”等20年前“村山談話”中的關鍵詞。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日本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13日在此間舉行的記者會上,敦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其戰後70週年談話中承認日本曾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並對由此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巨大苦難進行痛徹反省。
自抗日戰爭打響後,無數中華兒女奔赴前線,保家衛國。戰爭已經遠去了,然而先輩們留下的戰地家書依然還在。這些家書,有的寫在紙上,有的寫在毛巾上,還有的刻在燈櫃上……再次重溫它們,依然能體會到彼時戰爭帶給人們的苦難,感受到先烈們的家國情懷和鐵骨柔情。
展覽由“雪中送炭(蘇聯對華貸款和中蘇物資互助)”、“長空雄鷹(蘇聯志願航空隊援華作戰)”、“浴血東方(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互通有無(中蘇軍事及情報合作)”、“並肩作戰(蘇聯衛國戰爭中的中國人)”、“雷霆一擊(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和“友誼長存(偉大勝利的紀念)”七部分組成,共展出140餘張圖片。觀眾可通過展覽展出的珍貴圖片,重溫中俄聯合抗戰的歷史,重溫兩國人民在戰火中風雨同舟的深厚情誼。
國務院新聞辦23日舉行新聞發佈會,正式宣佈9月3日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包括檢閱部隊。對此,海外專家和輿論認為,中國舉辦抗戰勝利紀念活動意義重大。
連日來,日本上萬民眾在國會、首相官邸等政治中樞周邊舉行抗議集會,反對安倍政府提交國會審議的安保法案。反對者不僅包括主張維護和平憲法的市民、學者和在野黨,連原本主張修憲的保守派學者、自民黨元老也拍案而起,對安倍違背立憲主義和民主主義的獨裁手法提出批判,要求安倍政府撤回改變日本和平立國路線的“戰爭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