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6月12日電(記者謝立言、明星)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的張天一放棄了出國深造的機會,也沒有進律師事務所,而是在北京一棟寫字樓的地下室,經營起一家37平米的湖南米粉店。
“北京不缺一名合格的律師,卻缺了一碗正宗湖南米粉的味道。”張天一說,他要把家鄉的味道帶到北京,讓更多人來品嘗。
“我和一同創業的夥伴們幾乎嘗遍了家鄉湖南常德市大街小巷所有的米粉店。最終選擇了一家口味最正宗的店,想了很多辦法才把他們的做法學來。”張天一說。
這家名為“伏牛堂”的湖南常德牛肉粉店4月4日開業後,最多一天賣了600碗米粉,日銷售額最高達2萬元。
不僅這位來自湖南的北大法學碩士賣起了家鄉的米粉,一位來自新疆的大學生也早早開始“舌尖創業”,成了切糕店的小老闆。
就讀於湖南長沙理工大學的維吾爾族青年阿迪力·買買提吐熱,與兩位合夥人在網上開了一家切糕店,曾創下日銷售額20萬元的佳績。與張天一相似,他也想讓更多人品嘗到家鄉的美食。
“切糕在我們新疆其實叫做瑪仁糖。小時候,父親會牽著毛驢帶著我一起趕集賣瑪仁糖。”阿迪力說,為了保障切糕的原汁原味,他的父母從新疆喀什將製作原材料寄往長沙,再由阿迪力在長沙的工坊裏製作切糕。
“我們現在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佔地面積達1200平方米,約有100名工作人員。”切糕店合夥人之一蔣金亞告訴記者,當地的質檢、工商等相關部門協助他們解決了很多問題,還給他們提供了一定的資金幫助。
“切糕是家鄉的美食,也是我比較熟悉和了解的。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品嘗到它的美味。所以我決定把它當作事業來做。”阿迪力說,雖然他學的是機械設計製造與自動化專業,但他還是願意做自己更感興趣的事。
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的孟兵曾供職於國內某IT公司,目前已辭職在北京五道口開了一家不足10平米的肉夾饃店。
中南大學創新創業教育辦公室主任楊芳說:“舌尖上的創業體現了當下部分大學生的一種追求,和善於把握市場機遇的特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