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6月17日電(記者黃興
許萬虎)來自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消息:長期遙感及地面監測顯示,在過去30年間,青藏高原多年凍土面積由150萬平方公里縮減為126萬平方公里,減少了16%。
專家指出,氣候變暖是凍土退化的直接“元兇”。青藏高原作為全球中緯度地區海拔最高的地域,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明顯。數據顯示,在過去30餘年間,青藏高原海拔4000-5000米高度範圍內年平均氣溫上升了1.8攝氏度,遠高於全國平均值。
受此影響,青藏高原冰川及凍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退縮。上世紀80年代至今,青藏高原及其相鄰地區的冰川面積縮減了0.8萬平方公里,退縮幅度達15%。相關監測顯示,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冰川及凍土退縮幅度都在增加。
專家表示,冰川凍土變化給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的水循環過程和水資源時空分佈帶來影響。具體來說,凍土層消融可釋放水分補充地下水,調節區域水資源。但這部分水分補充對區域水資源調節作用有多大,尚待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金會軍說,凍土退化會導致凍土涵養水源的功能減弱或喪失,從而引發和加劇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退化。
凍土也曾是青藏鐵路面臨的“世界級”難題,鐵路建設者攻克這一難題、順利實現通車距今也已8年。青藏鐵路公司不久前宣佈,鐵路通車以來,格爾木至拉薩段數百公里的凍土區段線路基本穩定,99.5%的凍土區段路基沉降量均未超過50毫米的設計允許值,進出藏列車運行平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