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皇家糧倉等遺址位置被確認

text

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13日電(記者於嘉)記者13日從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文物管理處了解到,考古專家經實地考察和史料研究,近日確認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的棕毛殿、關廂和皇家糧倉等遺址的位置,為進一步探索這處著名的草原都城遺址奧秘提供了新的材料。

內蒙古文物局文物管理處處長王大方13日接受採訪時說,考古人員在實地調查中發現,元上都遺址皇城的西北角到外城西墻之間有一條土墻遺跡,把外城西部與外城北部隔開,西部有建築與街道遺跡,而北部被專家普遍認為是皇家苑囿和金頂大帳“棕毛殿”的所在位置,元代稱為北苑。

“當時這裡是皇家豢養珍禽異獸和培植奇花異草之處,也可以舉行射獵活動,建在這裡的‘棕毛殿’是舉行‘詐馬宴’的地方,每天參加宴會者須穿不同顏色的盛裝,重要的政務也在宴會上作決定。”王大方說。

與此同時,考古專家還發現,在元上都遺址城外分佈有4個關廂,東關廂長約2000米,是覲見皇帝的宗王和使團居住的帳房區。西關廂向西延長約2000米,是羊、馬市和商業區。南關廂長約1000米,是酒肆、客棧和店舖林立的繁華商貿區。北關廂長約1000米,建有行殿和駐紮軍隊的兵營。

此外,考古專家還確認了元上都“皇家糧倉”遺址。據《永樂大典》記載,上都城東西各有一座規模巨大的糧倉,東邊的叫廣濟倉,西邊的叫萬盈倉,加上城內外的幾座小型糧倉,每年可收貯糧食40萬石(約6萬噸)。

考古學者在元上都遺址確認,“廣濟倉”遺址位於上都東關廂外,東西寬150米,南北長290米,有院墻。西關廂外也有規模相同的一處遺址,它是上都西倉“萬盈倉”遺址。“兩座糧倉的形制完全相同,從關廂和糧倉的規模上,足見元上都當年的繁盛。”王大方說。

元上都位於內蒙古正藍旗草原,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於此,1264年在今北京城建立元大都後,確立了兩都巡幸制度。元上都和元大都成為元王朝交替使用的兩個首都,歷經11帝100餘年。

元上都是世界草原遊牧民族建立的為數不多的幾座都城之一,其遺址也是中國遊牧民族遺存保存最為完好的文化遺產。2012年,元上都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