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热干面一份,多点芝麻酱,谢谢!”
“好嘞,热干面一份”。
想念半个月前每天早晨简单的过早生活!
我在湖北武汉。
我和我的家人们、同事们、同学们、朋友们现在身处在中国湖北武汉。“新型肺炎”这个标签现在已经让这座城市全世界闻名了。
焦虑、恐慌、感动与希望一个都没有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果说以前是因为工作凌晨而息,那么这段时间的凌晨而息却是因为焦虑。
像众多留在这个城市的人一样,我高考后来到这里求学,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这里当了一名教书匠,目前在这儿生活的时间比第一故乡还长。如果说03年的SARS对当年单身的我们而言还可以淡然处之,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而言完全是高度戒备中。
1月中旬,学校期末工作结束了,孩子培优课程结束了,我们美好的寒假生活准备开始了,朋友圈里各种信息也火热起来了!真的吗?怎么办?
退掉了年夜饭、取消了外出行程,囤粮、囤药、囤物资,我人生中从来没有设计过的第一次,就这样不期而至了!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我耐心做了好长时间的工作,让我先生单独照顾他父亲不要再回家了,不去我爸妈家吃年饭(他们刚开始都不理解,觉得无所谓,还觉得是嫌弃他们[捂脸])
我先生离开家之前甚至与他约定:如果后续发生意外情况,只有孩子在我患疾之后,我先生再接她走,否则疫情结束前,都不要见面,不要“相互帮助”!虽然有“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悲壮,但确是能降低风险的最好处理方式!
焦虑中的一日三餐还在继续。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只有形影相吊的两双碗筷,虽然简单却让人踏实一点。冷冷清清的街道,热火朝天的微信群,无心看春晚,满屏的民间自助……
“说不恐慌那是假的”
1.23日,武汉“封城”,百年难逢、千年一遇;
1400万人的武汉市大街上,空无一人,这不是电影,是我们的城市!
1.26日,武汉市内禁止机动车出行; 从过江隧道禁行到武汉三镇隔离再到机动车禁行,惊愕却也只能照单全收!
冰箱里的菜品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一;
我们娘俩已经达成一致一天吃两顿,晚上早点睡,减少能量消耗!
网上购物已经排到了2.4号,盒马已经不提供送货服务……
说不恐慌那是假的,我还没有亲临一线,各种气氛带着不安飘向我们,我只是这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
一条条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告,一个个悲壮的故事,今夜真的让人无眠!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个校友会,天南海北,东西半球,筹款捐赠;
一个个朋友圈彻夜不眠对接信息互助自救;
一通通电话,一条条信息从世界各地送来问候,突然就眼眶湿润了……
深夜,大学群中一同学陪夫人去医院就诊,海内外的同学们几百条信息劝他们回家,避免交叉感染,一直做着同学和他夫人的思想工作!
女儿远在英国的小伙伴告诉她:保护好自己,不要生病!
年夜饭的定金已经退到账上了;旅行社主动联系我并承诺年后退款。
老爸老妈所居住的小区一对年轻的小夫妻开了一个“平价卖菜送菜群”,爸妈的生计有着落了。
身处重庆的侄女婿写上请战书,离开妻子和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奔赴武汉;
他定会青山无恙,凯旋而归! 深处一线的老师告诉我,站好一线岗是职责所在;
我们约定: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聚,听他讲英雄故事!
要记录的人和故事太多太多了,原谅我的泪点太低,抱歉我的文笔不够优美,你们的善举与大爱历史将铭记!
**“There’s a will,there’s a way” **
孩子班级开始了每日健康情况一统计;
我的工作单位开始了每日健康一汇报; 全员重视,全民动员!
因为工作原因我有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他们用他们的语言告诉我:“武汉加油,共渡难关”
2020,庚子金鼠年了,希望我身边的每一个你、你、还有你们,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大家都要好好的!
很久没有吃到热干面了,那筋斗(注:武汉方言,指“劲道”)的碱面,那醇香的芝麻酱,配一点辣萝卜,再撒上些许葱花,回味无穷!
期待这次疫情过后,再去一如既往地买一份热干面,打一个蛋酒,齐活!
作者: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