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北部淪陷印證美國敗筆

text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新華國際時評)伊拉克北部淪陷印證美國敗筆

新華社記者閆珺岩

繼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10日被反政府武裝攻佔後,11日伊拉克前領導人薩達姆·侯賽因的家鄉、薩拉赫丁省首府提克裏特又告淪陷。伊拉克反政府武裝人員佔據北部大片區域後,正計劃向首都巴格達進軍,形勢逼人。

摩蘇爾的陷落意味著什么?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1日發表文章稱,摩蘇爾的陷落成為顯示伊拉克後薩達姆時代國家政策失敗的標誌性時刻。這絕非誇張。

摩蘇爾是伊拉克北部商業和交通樞紐城市,位於全球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地區,這一地區包括超巨型的基爾庫克油田以及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的油田。從重要性來說,摩蘇爾之於伊拉克,相當於芝加哥之於美國。

美國輿論對這個重要城市淪陷的解讀是,多年來該市一直是“基地”組織分支力量的攻擊目標,失去該城市,哪怕只是短暫的失控,即有力地顯示了馬利基政府的國家治理失敗,而不僅僅是安全政策的失敗。

其實,錯誤從2003年美國失策地發動伊拉克戰爭就已註定。伊戰使得伊拉克各種宗族教派、政治勢力維繫多年的平衡被一朝之間打破,而由此觸發的安全動蕩、派系鬥爭、社會割裂的混亂局面,卻絕非一夕之間能夠解決。

伊拉克政治重建和民族和解並不是派駐軍、選政府、開大會、搞行動就能簡單了事。政治上做不通工作,就用強力手段粗暴解決,以暴易暴必然陷入惡性循環,這是在過去11年裏被無數次印證過的事實。應該說,美國在伊拉克第一顆扣子就係錯了,一步錯,步步錯。

美國對自己的錯誤沒有深刻認識,阿富汗錯了,伊拉克又錯了。但美國對待錯誤的辦法簡單而直接,匆匆從伊拉克撤軍抽身。自己一走了之,輕鬆了,卻留下一個爛攤子,讓伊拉克政府無奈,讓伊拉克百姓受苦。美國人的邏輯是,發現自己穿衣係錯了扣子,直接把衣服脫了扔掉。

美國人將伊北部地區淪陷歸結於恐怖主義的侵擾和伊拉克政府的無力,卻不曾提及自己種下的禍根,這顯然顛倒了因果關係,顯然急於撇清自己。

一言以蔽之,伊拉克糟透的局勢,再次印證了美國對外政策的敗筆,華盛頓是該好好反省反省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