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定向發力 穩增長的推進器

text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題:定向發力

穩增長的推進器

新華社記者劉麗娜

“增速今年恐怕跌破7%”、“房價確已普遍下跌”、“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可能難兌現”……頭緒紛繁,中國經濟增長如何推進?

臨近年中,外界對中國經濟的不安全感難以消除。而巿場近期關於中國經濟“微刺激”與“強刺激”的激烈爭論更加說明,中國經濟面臨著新的複雜環境與挑戰。

在堅持區間調控中更加注重定向調控,李克強總理10日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提出了這樣的穩增長思路。同時,相比於以往的宏觀調控政策,當前的“定向調控”更加強調在精準、及時、適度上下功夫。

此前一天,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從今年6月16日起,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定向降準大約覆蓋三分之二的城商行、80%的非縣域農商行和90%的非縣域農合行。

海外觀察家認為,針對經濟現實採取“定向調控”、“精準發力”政策是中國決策者應對經濟挑戰的制度創新體現。

“中國政府充分理解它所面對的問題的廣泛性和緊迫性”,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這樣認為。這與中國經濟運行的階段性特徵密切相關。

當前,擺在中國經濟面前的是,新老問題疊加、內外壓力同現,改革越是深入,阻力越是明顯。但以往那种經濟一“多雲”,就要尋“刺激”的思維定勢需要突破。

既低頭拉車,又抬頭看路。面對壓力,既要保持定力,又要善於著力,巧妙發力。

中國政府之所以強調定向宏觀調控,是吸取了歷史的經驗與教訓。這一點,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初就有明確判斷。不能把今天的“墊腳石”變成明天的“絆腳石”,他提醒人們不能為眼前利益,而給未來埋下更大麻煩。

事實上,海外觀察者對中國能否堅持改革議程一直存在疑慮。

美國進步中心不久前發佈報告,專門評估預測中國改革日程的落實前景,認為中國儘管制定了宏偉的改革計劃,但最終可能無法突破利益藩籬,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持續而來的懷疑並不能動搖中國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以自己的節奏應對挑戰的信心。面對壓力,不能坐而論道,禁中清談。從去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到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兩會,中國決策者對經濟發展繪製了明確的長期、中期和短期路線圖。

而無論是破解短期困境,直面長期難題,關鍵還在於應對時變,做好政策落實。定向發力的貨幣政策和瞄準實體經濟投資的財政政策已陸續出臺。本屆政府一直強調的“簡政放權”繼續深化。為使政令傳到位,落得實,國務院日前還派出督查組,赴各地各部門督查政策落實情況。

一系列經濟政策經緯交織,有條不紊。國務院11日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打造長江經濟帶,討論通過《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這是中國經濟改革落實的最新舉措。

速度、就業、物價,宏觀經濟中最核心的幾項指標都在“穩”中發展。正是基於對中國政策的敏銳觀察,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日前說,中國經濟增長的低谷已過去。高盛公司也在最新的報告中預言,下半年中國經濟有可能重拾增長動能。

定向發力,用藥劑量不必過大,起效需要時間,但其副作用也會小。對此,應有充分思想準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