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驻美大使馆工作人员被杀,原因是…

APD NEWS

text

亚太日报 彭子佳

当地时间 5 月 21 日晚 9 时许,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发生恶性枪击事件,两名以色列驻美大使馆工作人员在首都犹太博物馆外遭枪击身亡。这起被定性为仇恨犯罪的袭击事件,不仅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更暴露出美国社会日益严峻的反犹太主义暗流。

案发时,亚伦・利斯钦斯基和莎拉・林恩・米尔格里姆夫妇正参加博物馆举办的 "青年外交官招待会"。当四人离开活动现场时,30 岁的芝加哥居民埃利亚斯・罗德里格斯突然掏出 9 毫米手枪射击,造成两人当场死亡。令人震惊的是,行凶后罗德里格斯竟混入博物馆人群,被误认为受惊旁观者接受救助,直至警方通过监控锁定其行踪后才将其制服。被捕时,他高喊 "自由巴勒斯坦" 的口号,凸显事件的政治动机。

这对遇害夫妇的悲剧令人痛心。以色列驻美大使耶希尔・莱特透露,利斯钦斯基原本计划在两人即将前往耶路撒冷的旅途中向米尔格里姆求婚。米尔格里姆的个人经历更添悲情色彩:2017 年她就读的堪萨斯州高中曾遭纳粹十字记号破坏,当时年仅 17 岁的她在采访中哽咽表示:"我不该担心去犹太教堂和学校的安全"。她的家乡堪萨斯城将于 24 日举行万人守夜,悼念这位致力于促进跨文化理解的年轻外交官。

调查显示,罗德里格斯自 2024 年起在芝加哥美国整骨疗法信息协会担任行政专家,表面上是普通上班族,实则长期活跃于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其社交媒体账号充斥着激进言论,公寓外甚至悬挂着 2023 年芝加哥遇害巴勒斯坦儿童的照片。尽管警方表示其无犯罪记录且单独行动,但 FBI 已启动对其电子设备的深度分析,重点核查是否与极端组织存在联系。值得注意的是,伊利诺伊州作为美国枪支管制最严格的州之一,罗德里格斯仍能合法购枪,再次引发对枪支管控漏洞的争议。

事件迅速引发全球关注: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谴责这是 "反犹太主义暴行",欧盟教育专员玛丽娅・加布里埃尔表示将重新评估对美学术合作。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加强全球外交机构安保,并与特朗普通电话协调应对措施。美国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和国土安全部部长克丽丝蒂・诺姆亲自督战,强调将以 "符合死刑条件" 的标准追究嫌犯责任。

此次袭击暴露了美国社会的多重裂痕。活动组织者乔乔・卡林指出,受害者参与的活动原本旨在讨论 "如何帮助加沙人民",却遭极端暴力破坏,"讽刺至极"。更值得警惕的是,类似事件正呈现常态化趋势 —— 仅本月初,芝加哥六岁巴勒斯坦女孩瓦迪・阿尔法尤米就因种族仇恨被杀害。专家警告,巴以冲突的外溢效应正在加剧美国的族群对立,而政府的强硬政策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

目前,罗德里格斯已被裁定继续拘留,6 月 18 日的庭审将成为观察美国司法系统应对仇恨犯罪的重要窗口。当米尔格里姆的同学们在社交媒体发起 "NoHateInOurName"[以我们之名拒绝仇恨]话题时,这场悲剧留下的不仅是两个破碎的家庭,更是对文明社会底线的深刻叩问。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