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青海多地出现暴雪 积雪深度达7厘米以上

图为气象工作人员用卷尺测量积雪深度。 裴得莲 摄 中新网西宁4月20日电 (孙睿 赵海梅)受短波槽东移影响,4月19日至20日,青海大部出现降水,其中五道梁、曲麻莱、达日、甘德四地出现暴雪,积雪深度达7厘米以上。 据青海省气象局介绍,受短波槽东移影响,4月10日8时至20日8时,青海全省可观测降雪的184个测站中,共有76个站出现降水,其中12个测站出现中雨(10毫米)以上降水。 此次降

text

青海:昔日贫困村打造“馍馍第一村” 四成村民城市安家

图为馍馍师傅从电烤箱里端出锟锅。 张添福 摄 中新网青海湟中4月20日电 题:青海:昔日贫困村打造“馍馍第一村”四成村民城市安家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全村1806人,耕地1830亩,人均仅1亩,还全是山地。 全村392户,在青海、甘肃、海南、宁夏等省区,经营着约180家馍馍店……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李家山镇汉水沟村,平均海拔2700米,土壤贫瘠,昔日是个贫困村……如今,该村约4成村民

text

青海湖尚未开湖 监测显示:仍未达到开始解冻标准

图为2020年4月14日青海湖解冻遥感监测图。青海省气象科研所供图 中新网西宁4月17日电 (孙睿)针对互联网上刊发青海湖开湖的新闻,中新网记者17日从青海省气象科研所证实,据多源卫星资料监测显示,虽然青海湖部分湖体解冻范围进一步扩大,但仍未达到开始解冻标准,为此,青海湖尚未开湖。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

text

十年来柴达木盆地植被生态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监测显示,2000年来盆地植被生态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代纯 摄 中新网西宁4月16日电 (孙睿 曹晓云)青海省气象科研所16日披露,监测显示,2000年来盆地植被生态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海西州,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柴达木盆地虽然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但干旱少雨的

text

震后十年|回望玉树,这些瞬间仍让人热泪盈眶!

十年前 2010年4月14日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 发生7.1级地震 江河呜咽、满目疮痍 将近3000名同胞罹难 24.68万民众流离失所 2010年4月19日,玉树市结古镇。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十年时间 地震灾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山崩地裂到新城崛起 从满目疮痍到生机盎然 十年后的今天 回望玉树的这些瞬间 依然泪目 决战震后“黄金72小时” 201

text

界面晚报|MLF利率降至历史最低 中国9个省市开展无症状感染...

中国9个省市开展无症状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国家卫健委:全国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6764例;青海男子隐瞒武汉旅居史致900余人被隔离,获刑1年。以下是界面新闻为你梳理的4月15日晚报新闻。

text

青海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增长5.3倍

图为青海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验收会现场。 孙睿 摄 中新网西宁4月15日电 (孙睿)记者15日从青海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验收会上获悉,与青海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对比,工业源增长44.8%、符合普查范围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增长6倍、非工业锅炉增长59.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增长5.3倍。 当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受国务院委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

text

“十三五”以来柴达木盆地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覆盖率“双增长”

图为航拍柴达木盆地哈里哈图森林公园。 代纯 摄 中新网西宁4月15日电 (孙睿)记者15日从青海省海西州政府获悉,“十三五”以来柴达木盆地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覆盖率“双增长”。 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海西州,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 据介绍,“十三五”以来,海西州扎实推进木里矿区已恢复

text

青海男子隐瞒武汉旅居史致900余人被隔离,获刑1年

2020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三批8个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text

玉树抗震救灾十周年:“英雄机场”创造救援史上的奇迹

2009年8月1日,在33万玉树同胞的欢庆声中,玉树巴塘机场机建成通航。青海机场公司供图 中新网西宁4月14日电 题:玉树抗震救灾十周年:“英雄机场”创造救援史上的奇迹 作者 孙睿 靳凤雪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通航仅8个月的玉树机场成了重要救援通道。 地震后,玉树机场分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集结在玉树机场,深入机场各处检查设施设备,确定机场适航状况;并在全城通讯

text

【“飞阅”中国】玉树四季

十年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问题入手,借势灾后恢复重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注重补齐民生“短板”,坚持每年统筹75%左右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项目,如数兑现各类惠民政策,有效解决了农牧区群众生产、上学、交通、就医、养老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让玉树的发展越来越好,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一座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社会和谐的高原生态文明城市巍然

text

“万里长江第一县”青海治多:震后迎社会发展最快十年

图为青海治多教师参加说课比赛。治多宣传部 供图 中新网青海玉树4月14日电 (胡贵龙 张添福 潘雨洁)“这十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民众得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在“万里长江第一县”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民众如是感慨青海玉树震后十年的变迁。 投资5250万元的黑土滩治理项目、5000万元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500万元的2019年度湿地保护和沙漠化防治项目……如今,

text

青海省开展近10年来规模最大地震应急救援紧急集结拉动演练

图为应急演练人员集合队伍等待口令。 孙睿 摄 中新网西宁4月14日电 (孙睿)14日上午10时,青海省应急管理厅、省消防救援总队在西宁市新宁广场组织开展“青海省地震应急救援紧急集结拉动演练”。 据悉,为纪念青海玉树“4·14”地震十周年,全面检验应对重特大地震灾害应急准备和队伍快速反应能力,展示消防综合救援队、各专业救援队、社会救援力量建设成果。当日,由青海省应急管理厅、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

text

青海玉树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揭牌 集藏汉双语、VR体验

图为青海省玉树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揭牌。 张添福 摄 中新网青海玉树4月13日电 (记者 张添福)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4·14”抗震救灾十周年之际,青海省玉树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3日在此间揭牌。 据悉,该基地主体建筑占地2264.52平方米,建筑面积498平方米。基地内设有VR体验区和地震科普展区,可以为参观者免费提供丰富的科普知识读本和科普作品。 青海省地震局局长杨立明说,该基地将

text

青海茫崖市发生3.2级地震 电网设备运行正常

图为电网工作人员排查电网设备。 韩文静 摄 中新网西宁4月13日电 (孙睿 韩文静)4月13日零时点22分许,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经初步排查,海西电网未受影响,电网设备运行正常,地震未造成电力设施受损及停电情况。 地震发生后,青海海西供电公司立即组织人员对茫崖地区输变电线路设备展开特殊巡视,全面排查震后隐患,组织专业人员对重要配网线路、台区等开展“拉网式”排

text

再访青海玉树地震十名孤儿和百位“武警爸爸”

中新社青海玉树4月12日电 题:再访青海玉树地震十名孤儿和百位“武警爸爸” 作者 胡贵龙 张添福 赵晓川 百米外,出现一个藏族女生。“好像是才文拉毛,以前走路就是这个姿势……”程卫斌对中新社记者说。 “哈喽!”走近了的藏族女生,笑着向身穿作训服的程卫斌打招呼。他说,“果然是才文拉毛!” 程卫斌是武警青海总队玉树支队宣传保卫股股长。他所在的玉树支队与才文拉毛的缘分,要回溯到十年前。

text

青海省地震监测能力提升为3.0级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鲁丹阳 摄 中新网西宁4月10日电 (鲁丹阳)记者10日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青海省地震监测能力由原来的4.0级提升为3.0级。 发布会上,青海省地震局局长杨立明全面介绍了玉树地震十年来青海省防震减灾工作进展情况。表示该省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近年来,青海省政府和中国地震局签署了《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