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内蒙古187个嘎查村集体年收入超5万

图为库伦旗白家湾子村集体大棚。 任家驹 摄 中新网通辽6月23日电 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内蒙古187个嘎查村集体年收入超5万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一大早,照日格图就带着学习笔记匆匆赶往村委会,今天是党员大会集中学习的日子,自打回村以后,他从未缺席。 照日格图曾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白家湾子村的流动党员。2019年,他回到家乡入股了村里的蔬菜大棚专业合作社,不但从流动党员变回了农牧

text

大山深处的“扶贫故事会”

宋家沟村街景。 韦亮 摄 中新网忻州6月23日电 题:大山深处的“扶贫故事会” 作者 杨杰英 “想往年之困,看现在之福。”这是曹六仁在“扶贫故事会”上讲述自己脱贫故事的题目。 今年62岁的曹六仁是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村民。 地处吕梁山区深处的岢岚县,山大沟深、坡陡地瘠,全县近一半村庄散落在沟壑边缘,生活条件恶劣,是首批国家级贫困开发重点县。而赵家洼村则是深度贫困村,原有54户1

text

新疆阿勒泰民众发上了“骆驼财”

正在工作的米拉木别克一家。 阿丽娅·吐尔洪 摄 中新网新疆阿勒泰6月22日电(阿丽娅·吐尔洪 苟继鹏) 6月的新疆阿勒泰蓝天白云、雪山掩映。记者在阿勒泰采访时,发现不少牧民选择养骆驼增收致富,因为这里的草场广阔,适宜骆驼生长繁育,驼奶、驼毛能为牧民带来好收益。 万驼园里的骆驼悠闲地吃草。 阿丽娅·吐尔洪 摄 驼奶香飘远 福海县牧民养骆驼致富 “以前以为骆驼只是交通工具,没想到这骆驼浑身

text

四川凉山州布拖县集中安置点分房 14230人即将入住新房

当地民众正在抽取新房。布拖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成都6月21日电 (岳依桐 汤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县城集中安置点21日举行分房活动。该安置点位于布拖县特木里镇特木里村,距离县城1公里,共有114栋住房,将安置2890户14230人,涉及26个乡镇的100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户1740户8816人。 据悉,该安置点将安置来自布拖县四棵乡、浪珠乡和地洛乡等26个乡镇的民众。目前114栋

text

甘肃夏河乡村“藏家乐”渐兴 传统牧户尝鲜“旅游饭”

6月中下旬,甘肃夏河县阿木去乎镇安果村风光。 杨艳敏 摄 中新网甘肃甘南6月21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杨艳敏)临近盛夏时节,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远郊的草场边,已成为人声鼎沸的欢乐海洋,身着盛装的藏族民众和着节奏明快、曲调悠扬的藏族歌曲,向远方而来的客人演绎着属于草原的豪迈与热情,为即将开启的草原旅游热“备足状态”。 6月中下旬,云卷云舒的夏河县境内时晴时阴,体感温度亦在冷热不均中变换。

text

“民建爱心超市”里的扶志经:从美好生活的受益者变成建设者

民建会员张立谦(左一)来到爱心超市购买村民的手工制品。(资料图) 罗锋 摄 中新网石家庄6月20日电 (记者 李茜)走进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乐国窝铺村,村里一个不起眼的小超市里人头攒动,这就是民建中央为村子捐赠的民建爱心超市(以下简称爱心超市)。村民在这里想要“买”到心仪的物品不需要用金钱,而是通过参加村里的活动、为村里做出自己的贡献等,从而得到爱心值券,然后兑换自己心仪的物品。 村

text

“梦想的力量”:川西高原雪山下的少年足球队

中新社理塘6月19日电 题:“梦想的力量”:川西高原雪山下的少年足球队 作者 王鹏 刘忠俊 6月中旬,川西高原阳光热辣,冰川覆盖着海拔6204米的格聂神山主峰。正午,11岁的丁真格绒顶着太阳,在草甸上开始足球训练。 山脚下的格聂小学海拔近4000米,是四川甘孜州理塘县最偏远的学校之一。学校所在的格聂镇则巴村,两年前通电信网络,一年前脱贫。在这里,一群藏族少年的梦想正在萌芽。 丁真格

text

凤光村的脱贫模范老林:4年家里人均收入翻了4倍多

凤光村的脱贫模范林祖松 陈晓伟 摄 中新网广州6月17日电 题:凤光村的脱贫模范老林:4年家里人均收入翻了4倍多 作者 陈晓伟 向冯 郭军 广东揭阳惠来县隆江镇凤光村东南边,绿油油的稻田一眼望不到尽头。田间的水泥大道上,身着暗红T恤衫的老林正红光满面地望着长势喜人的庄稼,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老林本名叫林祖松,是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新时期精准扶贫的帮扶对象。其实他不算老,今年才45

text

河北衡水20655名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 已达稳定脱贫标准

新闻发布会现场。 王鹏 摄 中新网衡水6月17日电 (崔志平 王鹏)17日,河北省衡水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双星在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5月底,“三保障”政策全部精准落实到位,有就业意愿的20655名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剩余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7042元、高于退出标准3000元,已全部达到高质量稳定脱贫标准。 当日,李双星就今年以来

text

河北衡水一驻村工作队历时3年让昔日贫困村“化茧成蝶”

刘月伦(左一)帮贫困户灌溉耕地。 衡水供电公司 供图  中新网衡水6月16日电 (崔志平 王鹏)“脚上粘着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着多少深情。”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简称“衡水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刘月伦16日称,自己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用三年时间让昔日贫困村“化茧成蝶”,更加坚定了为全民同步小康社会继续奔走的情感和力量。 河北省武强县豆村乡豆村,是一个典型的无矿产、无资源、

text

走在奔小康路上的内蒙古脱贫户:“靠双手、心情好、有干劲”

图为牛四仁和爱人为当地官方所做的锦旗。 李爱平 摄 中新网鄂尔多斯6月15日电 题:走在奔小康路上的内蒙古脱贫户:“靠双手、心情好、有干劲”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今后,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同大家一起奔小康。”40岁的额尔登朝克图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如是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这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巴音敖包嘎查的牧民,是一名锁骨畸形“病人”,妻子属于智

text

甘肃陇南多措鼓农“钱袋” 改善民居解历史贫困“标签”

图为甘肃陇南市武都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的坪垭藏族乡。(资料图) 杨丽君 摄 中新网兰州6月14日电 (杨丽君)“要不是搬下山,现在就是大家最担心的季节。”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李吉地卓玛望着山顶说,村子未搬迁旧址自然环境恶劣,夏天易发山洪、冰雹、滑坡等。 图为藏族孩童在搬迁后的新家玩耍。(资料图) 杨丽君 摄 2018年5月,村民李吉地卓玛一家搬进了坪垭藏族乡易地搬迁点,改变了她和乡亲们

text

四川小金脱贫户杨培新:身残志坚勇拼搏 自力更生拔“穷根”

杨培新在打理蜂箱。 小金县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小金县6月13日电(安源 史雨)“我养殖的有蜜蜂、有牛,还给自己买了一个三轮车,平时卖一些农特产品,赚点零用钱,有点资金后我又开了一个小卖部。养蜂、养牛这些技术,都有技术员专门指导,走上致富路子除了自己努力还要感谢党的政府的好政策。”杨培新谈到他的“致富经”打开了话匣子。 杨培新的小卖部。 小金县宣传部供图 桃梁村是四川小金县沙龙乡贫困村,在

text

90后贫困夫妻12年生9娃:生完十个不生了,要供娃上大学

90后韦国则、蒙秀丽夫妻俩12年生育9个孩子的事在网上被传开了,这几天不断有陌生人打来电话,还有人半夜敲他家窗户说要帮忙抚养小孩,各地的记者也涌向了这个广西都安县的偏远山村。 憨厚实在的韦国则从没经历过这种场面,甚至有些害怕。来韦家的人太多了,村里担心有些人目的不纯,乡亲们这几天都在帮韦国则家“筛选”来客,来路不明的人会被挡在路口,证实正规身份后才能入村。 已六个月身孕的妻子蒙秀丽也在6

text

从香港到乡村 四川遂宁报国寺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

李承洋直播带货。 赵权军 摄 中新网遂宁6月12日电 (邹立杨 赵权军)12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东禅镇报国寺村第一书记李承洋头戴草帽,手持智能手机,开始网络直播,一遍遍地用中英文和粤语,向网友介绍茄子、藤椒、高粱烧酒等“山货”。 一轮直播结束,他扯起T恤揩掉不断侵入眼眶的汗水,对着手机屏幕喊了声“兄弟们!走,去看看老支书。” 这名老支书名叫陈安正,原是报国寺村支书,几月前突患中风,半边

text

“一个队长一个兵” 河北威县驻村工作队精准帮扶助脱贫

图为林长文(右)和李瑞然(左)在山楂林查看山楂坐果情况。 于子厚 摄 中新网邢台6月12日电 (张鹏翔 张瑞东)“现在俺们村致富渠道多了,路也好走了,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这多亏国家税务局总局威县税务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12日,河北威县常庄镇前屯村村民杨大妮兴高采烈地讲述着村里这几年的变化。 前屯村距威县县城40公里,耕地1900亩,有264自然户,共计1022人。其中,精准识别建卡贫困

text

甘南藏区产业扶贫“两全其美”:大山增颜值 农户提收入

图为6月上旬,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西尼沟村种植的乌龙头,增添大山“颜值”。 史静静 摄 中新网兰州6月12日电 (史静静)“以前没种过乌龙头,现在种植后大山里更绿了,每亩地增收1500元到3000元。”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西尼沟村村民王正强望着山林中长势喜人的乌龙头树,露出开心的笑容。 甘南州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也是全国“三区三州”和甘肃省“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地区之一。 “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