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國防和安全委員會主席維克托·奧澤羅夫說,俄羅斯預計將用兩年時間,把位於敘利亞西部的海軍補給站升級改造為海軍基地;與此同時,俄羅斯在敘西部的空軍基地也將改建,預計耗時3年。
土耳其國防部長菲克裡·厄舍克19日說,土耳其將和俄羅斯討論俄S-400防空導彈系統出口土耳其相關事宜。這一說法得到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局長亞歷山大·福明證實。
俄羅斯媒體19日報道,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的專機18日經過瑞士上空時,遭瑞士軍方3架戰機近距離“圍堵”。事發時,普京本人並不在專機上,機上乘客主要是一些俄羅斯記者。
隨著美國選出新一屆總統,俄羅斯與美國關係今後出現改善和修復的可能性大為增加。不過,最近兩國因為媒體記者而產生的一些齟齬似乎也預示著,俄美關係趨暖並非易事。
菲律賓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17日表示,不排除菲律賓會效仿俄羅斯,退出國際刑事法院。此前,杜特爾特力推的掃毒行動引發西方國家指責,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法圖·本蘇達同樣表示“極度擔憂”。
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其國際關係理念和思路成為輿論焦點之一。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14日與特朗普通電話,就兩國交往、國際局勢交換看法。陷於“冰點”的俄美關係會不會很快回暖?這對當前國際政治有何影響?中國社科院俄歐亞所俄羅斯外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李勇慧認為,俄美積極交往的勢頭較明確,但戰略性矛盾難化解,對國際關係的影響會是“漸效應”。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俄美關係今後出現改善和修復的可能性大為增加,但受到諸多現實因素的制約,俄美關係從目前的低水準狀態實現正常化,需要長時間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