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从作品到产品 民族文化铺就草原致富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地各族群众的宝贵资源。如今,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手工刺绣、马头琴等民族传统文化在代代相传的同时,也成为了草原牧民巧手致富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的乌兰毛都大草原,即将举行草原盛会——那达慕。除了射箭、赛马、摔跤等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如今的那达慕还增添了服
央视网消息:今年32岁的董典成是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总工会的一名工作人员。2018年10月由单位选派,担任鄂温克旗伊敏河镇永丰嘎查驻村干部。经过董典成和同事们近两年的努力,永丰嘎查产业兴旺了、牧民收入增多了、道路畅通了……他们的坚守与奋斗,化为牧区的悄然蜕变。 驻村期间,董典成积极适应新环境、新角色,一方面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把群众请到村委会来倾心畅谈,了解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山西大同云州区:小黄花做成大产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曾是国家“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贫困人口32000多人,近些年,当地靠着发展黄花产业带领百姓逐步脱贫。今天(8月4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系列报道,我们就走进大同市云州区看一看。 眼下正是黄花采摘季,夜里12点,云州区唐家堡村的村民唐万夫妇赶往自家的黄花地,在夜间最佳的时间采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山西忻州宋家沟村:奋斗铺就致富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属于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时,鼓励这里的乡亲们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三年时间,大家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懈奋斗,合力攻坚,生活越过越红火。 早上5点半,岢岚县宋家沟村还有些微凉,沈姚付和老伴儿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活,他们要给来村里旅游的游客提前准备好凉粉。
央视网消息: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精美繁复的手艺慢慢成为了橱窗里的历史。现在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为了百分百的完美而精益求精的钻研一门手艺。杨大城被称为“相机全科医生”,从福建到北京,他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精研手艺上,135相机维修、摄像机维修、红外相机改造……二十年,钻研一门手艺,也许默默无闻,但他的内心知道,这就是他所坚守的工匠精神。 相机用久了,自然与人产生了感情。杨大城说,他从小就很喜欢相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贵州晴隆移民小镇的新生活 去年年底,贵州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搬迁规模全国第一,离开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荒凉大山,迁向城镇,乡亲们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这些孩子是贵州省晴隆县第六小学的学生,之前他们一直住在大山深处的三宝乡,两年前跟随乡亲们整乡搬迁到了这里。孩子们不仅有了新家,还有了一所新学校。 有了大操场、图书馆,有了音乐课、舞蹈课,孩子们对未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贵州:减税降费民生工程让企业暖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贵州省连续出台企业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减轻企业房租负担、一次性吸纳劳动力就业补贴等保就业组合拳,在稳企业保就业的同时,更是温暖了人心。 正在说话的这位大姐叫吴霞,今年54岁,在贵州省安顺市经营着一家劳务派遣公司。这天,在蔬菜基地工作的员工跟她说,想帮丈夫找份工作。 她一口就答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疆乌鲁木齐市出现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以来,统筹各方力量,科学精准防治,落实落细防控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守护好各族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发生后,新疆迅速抽调55名呼吸、重症、感染等专业的专家,分析、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救治方案。在定点收治医院——新疆第六人民医院,280名医疗应急队员第一时间全员到岗,建立临床应急救治梯队,对收治的确诊患者实行“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7月26日),西藏阿里电力联网工程全线贯通。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是继青藏、川藏、藏中联网工程之后的第4条“电力天路”。 阿里电力联网工程总投资74亿元,参建者超过3万人。工程全线长1689公里,3次跨越雅鲁藏布江,翻越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昼夜温差达25℃以上,年有效工期仅有6个月。 在绵延500多公里的线路上,有120基
压实责任 各部门强化防汛救灾工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来自水利部的消息,今天(7月25日)12时,淮河干流王家坝以下河段超警戒水位0.64~3.31米,长江中下游干流沙市以下江段及两湖超警戒水位0.05~2.02米。太湖自6月28日超警戒水位以来,已持续28天。今天12时,太湖平均水位4.67米,超保证水位0.02米。 今天,国家防总经会商研判,决定继续维持长江、淮河防汛Ⅱ级响应,
央视网消息:在江西彭泽县芙蓉墩镇的抗洪队伍中有两位退伍老兵,他们一个来自辽宁沈阳,一个来自贵州遵义。他们原本都已经退伍在家,但是当他们看到江西遭受洪灾的新闻之后,不远千里来到江西参加抗洪。 王熙元,今年69岁,来自辽宁沈阳,有着20余年的军旅生涯。34岁的王飞也是一位退役军人,来自贵州遵义。两人在电视上看到江西遭受洪灾的新闻后不约而同做出一个决定——来江西支援抗洪。 69岁,有着20余
【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不忘初心 担当防汛救灾“主力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旗飘扬,誓言如山,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防汛救灾中,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奋勇争先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受强降雨影响,江西鄱阳湖地区持续高水位,长时间湖水浸泡给大堤带来安全隐患。南昌县党员干部组成的“防汛抢险救灾工作队”,每天巡堤查险,对
信息方舱、风云四号卫星、北斗导航系统……防汛抗灾有利器 科学技术来助力 今年的抗洪救灾中,我们能看到救援人员奋力填沙包、涉水堵管涌等动人一幕,而在这背后,各种高新科技手段正在为他们提供有力支援,保驾护航。 无人机抵近侦察 精准确定灾情信息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侦察分队借助无人机对任务大堤进行低空红外侦测时,发现一处隐藏在芦苇丛中的泡泉。官兵利用手中全站仪等装备计算围堰、封堵所需土方量,在应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生态旅游、特色民宿……博后村这样走上了小康路 今天(20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系列报道将带您来到海南省三亚市博后村。博后村是海南黎族聚居村庄,也是三亚市革命老区,临近亚龙湾国际旅游区。虽然守着金海岸,却过着穷日子。 原来,村子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但盐碱地收成少,水电路网不通畅,村民小康生活的梦想曾经遥不可及。2013年,博后村的发展迎来了转机。2013年4月9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汛情灾情严重,7月份以来,洪涝灾害已经造成24省(区、市)2300多万人次受灾。近几日,长江今年第2号洪水、淮河今年第1号洪水又相继形成,太湖继续超保证水位,多地防汛抗洪形势越发严峻。防汛救灾既是战场,也是考场。当群众面临险情需要转移的时候,当突发险情出现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的时候,当村庄需要有人留守巡查的时候,我们看到有很多基层干部二话不说担
美疫情愈演愈烈 “美国抗疫队长”福奇为何被白宫边缘化? 目前,全球三分之二的确诊病例来自四个国家,美国、巴西、南非和印度。 美国目前仍是疫情最严重的国家,16日,单日新增病例超过75000人,打破纪录。而就在此时,被称为“美国抗疫队长”的传染病专家福奇却被白宫点名批评。 美国全面复工后 疫情反扑更甚以往 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特斯拉工厂,5月已经复工,每天可生产上百辆电动汽车。 但在本周,这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