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调查部门负责人康斯坦丁·拜切克在18日称,政变企图的策划者泽科维奇与美国情报部门有联系,并试图招募一些为了金钱而准备参与在白俄罗斯进行的“颠覆活动”的军事人员
图为西湖鸳鸯在香樟树的树洞筑巢。 陆建利 摄 中新网杭州4月15日电 (江杨烨)最近,正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的繁殖期。4月15日,记者从浙江杭州西湖鸳鸯护卫队获悉,该护卫队首次发现,鸳鸯在西湖边的香樟树洞里筑巢。 杭州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鸳鸯是西湖边的四大冬候鸟之一,更是西湖边的一道风景线。每年冬天,鸳鸯从北方飞来杭州过冬;春天再飞回北方繁殖。近年来,不少鸳鸯从候鸟变成了留鸟。 西湖鸳
扬州墓园举办生态葬集中安放仪式。 崔佳明 摄 中新网扬州3月29日电 (记者 崔佳明)时至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29日,扬州墓园举行第四届生态葬集中安放暨“云祭扫”开通仪式,进一步倡导绿色文明新风。当日,33名逝者的骨灰与芳草为伴,回归自然。参加此次生态葬仪式的逝者家属表示,“人来自自然,理当回归自然。这种安葬逝者的方式非常好,遵循生命规律,给予逝者敬意与礼遇。” 33名逝者的骨灰与
中新网3月8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7日,沙特阿拉伯能源部表示,境内一座油港遭遇无人机攻击,位于东部地区的国有阿美石油公司设施也遭弹道导弹锁定。目前,尚无伤亡消息,无人机和导弹已被拦截,胡塞武装声称发动攻击。该国原油生产似乎未受影响,油价升破70美元每桶。 据报道,沙特能源部发表声明指出,该国境内东部拉斯塔努拉港(Ras Tanura)的一个石油储槽区,7日上午遭到一架从海上飞来的无
(新春见闻)黄河岸边的“天鹅爸爸”:相守19载 春暖送北归 中新社山西运城2月15日电 题:黄河岸边的“天鹅爸爸”:相守19载 春暖送北归 作者 杨佩佩 15日,农历正月初四,在山西运城平陆的黄河三湾湿地,65岁的何建喜依旧坚守在黄河边,这是他与大天鹅相伴的第19个春节。从西伯利亚南飞数千公里到此越冬的大天鹅,于何建喜而言,就如回家过年的孩子。 何建喜是平陆县三湾村民,也是黄河湿地
越冬天鹅成为冬季美丽画卷。 杨厚伟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4日电 (杨厚伟)连日来,数百只越冬天鹅在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上嗷嗷鸣叫,惬意觅食,为新年的到来增添了喜气。这是天鹅连续16个年头飞到库尔勒市河流上越冬,天鹅在库尔勒市越冬成为常态。 天鹅中队队员按时向天鹅投喂食物。 杨厚伟 摄 “今年是天鹅连续飞来库尔勒越冬第16年,目前越冬天鹅数量已经达到了近500只,创下了历年同期越冬天鹅之最
“阳光总在风雨后——沪台交流回眸”展举行 汤彦俊 摄 中新网上海12月29日电 (记者 缪璐)上海港1973年开始接待台湾渔民进港避风;台商参与沪上志愿献血队伍被誉为“献血状元”;台湾慈济骨髓库1999年开始为上海患者捐赠骨髓,至今已达345例;台湾遭受“八八风灾”,上海专门举办赈灾晚会;新冠肺炎疫情,上海80多家台企向湖北武汉等地捐款捐物近8000万元人民币……沪台交流30多年中,彰显同胞
(抗击新冠肺炎)被疫情改变的圣诞假期:紧张艰难又暖心治愈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被疫情改变的圣诞假期:紧张艰难又暖心治愈 作者 薄雯雯 今年的圣诞假期因新冠疫情而分外不同。热闹的街头被紧张防疫所取代,是否回家团圆过节变成一个艰难的抉择,就连孩子们都开始关心圣诞老人打不打得上新冠疫苗。 紧张的抗疫 往年,圣诞期间的街头总是熙熙攘攘。但今年,面临疫情反弹,多国都在假日前夕
佛坪县城区拍摄到朱鹮影像。 张轩瑜 摄 中新网西安12月20日电 (记者 阿琳娜 通讯员 曹庆)记者20日从大熊猫国家公园佛坪管理分局获悉,近日在佛坪县城以北校场坝附近的椒溪河道,有市民拍摄到三只朱鹮活动的影像,这是佛坪县城区首次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朱鹮停留的影像,这也是佛坪境内连续三年发现朱鹮,实证了近年野化放归的朱鹮已逐步扩大栖息范围。 佛坪县城区拍摄到朱鹮影像。 张轩瑜 摄
黄山飞来石屹立云海之上。 段雪峰 摄 中新网黄山12月14日电 (张强 赵美君)受冷空气影响,12月13日夜里,黄山风景区迎来入冬以来首场大雪,14日上午景区地面积雪深度达到5厘米。一夜之间,黄山换上了洁白的“新装”,银装素裹,五百里黄山宛如一幅壮观的中国画长卷。 游客在黄山之巅拍照留念。 张永苗 摄 漫山的松、遍地的灌木,在雾凇、雪松的围绕下成为银花盛开的玉树,棵棵黄山松宛若玉枝垂挂,
图为杭州西湖边游客在喂鸳鸯 董耿 摄 中新网杭州12月10日电 (江杨烨)12月10日,记者了解到,连日来,在浙江杭州西湖湖滨三公园一带,常常聚集百只以上的鸳鸯。据悉,这是因游客任意投喂导致的。浙江野鸟会副理事长程国龙表示,投喂鸳鸯,会使得鸳鸯的野性减退。 图为杭州西湖边游客任意投喂导致鸳鸯聚集 董耿 摄 杭州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鸳鸯是西湖边的四大冬候鸟之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冬天,
新华社西安12月8日电题:智守“咽喉线”——记抗美援朝老战士解永江 新华社记者孙鲁明 从陕西省西安市市区向东北方向驱车大约60公里,阎良火车站附近有一个外墙为赭红色的住宅小区,抗美援朝老战士解永江就住在这里。 96岁的解永江银发苍苍,声音洪亮。他行动不便,多年前就用上了拐杖。闲暇时他会看看新闻联播、听听评剧。 1951年2月19日夜,解永江随部队由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过江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