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敦煌铁路线上的“清沙人”:零下21℃徒步沙漠除万锹沙

1月6日,大面积寒潮席卷甘肃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气温降至零下21℃。兰州铁路局嘉峪关工务段肃北线路维修工区的14名职工为敦煌铁路守护段清除沙子。 刘勃 摄 中新网兰州1月8日电 (贾国庆 刘勃)1月初,大面积寒潮席卷甘肃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气温降至零下21℃。一望无际的库木塔格沙漠里,敦煌铁路在呼呼的风声中蜿蜒前行。凌晨五点,兰州铁路局嘉峪关工务段工长曹文带着职工们出发了。 今天,

text

浙江医生携爱心角膜千里援疆 两位患者重见缤纷世界

浙江医生携爱心角膜千里援疆。 浙江省人民医院供图 中新网杭州12月10日电(钱晨菲)10日,记者从浙江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医生近日携爱心角膜千里援疆,让两位患者重见缤纷世界。 8日6时30分的杭州,寒风瑟瑟。一辆中巴车载上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眼科教授洪朝阳及相关专家,从该院门诊广场驶向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飞赴四千余公里之外的新疆阿克苏地区。与以往援疆不同,此次和他们随行的,还有一只低温保

text

新疆兵团护边员为国戍边获评道德模范 27年行程近30万公里(图)

朱国利和妻子王利。(资料图片,翻拍) 唐应龙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9日电 (唐应龙 徐行)“我非常激动,感谢党和国家对我工作的认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职尽责,守好边,护好边。”在近日荣获“第七届兵团道德模范”称号后,朱国利如是说。 朱国利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三团一连护边员,近日被新疆兵团文明委授予“第七届兵团道德模范”光荣称号。 “放牧就是巡逻,种地就是站岗。”是朱国利王

text

新疆军区某火力团开展实装实弹演习

鏖战戈壁织天网 ——新疆军区某火力团实装实弹演习影像 ■陈明 台浩 徐天养 杨琪 摄影报道 高炮分队对低空来袭“敌”机实施打击

text

黑土保护见成效 黑龙江省5年耕层平均变“厚”3.5厘米

黑龙江省田地里的秸秆已打包好 王妮娜 摄 中新网哈尔滨11月24日电(记者 王妮娜)黑龙江省农村农业厅24日发布消息,作为中国黑土面积最大的省份,5年以来,黑龙江省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已见成效。2019年的监测数据显示,耕层平均厚度由2014年的19.8厘米,提高到23.3厘米,农垦和大型农机合作社耕种的土地出现恢复性增长。 我国东北黑土地是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区”之一,黑龙江省地处东北黑

text

甘肃嘉峪关养护工“战戈壁”“抵风沙” 筑城乡通道

养护工修补油路。(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兰州11月19日电 (高康迪)修桥补路、清理路面垃圾、铺洒防冻液……“平凡枯燥”公路养护工作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为保证公路安全,养护工经常在作业区连续施工,吃住在工地,以最快时间完成安全保障工程。每一个养护工就如同一颗铺路石,虽然渺小但不可或缺,在日复一日中不知不觉已经与公路“融为一体”。 公路养护工每年入冬以后,必须在道路两旁备防滑料。受访者供

text

中国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完成首次跨区施工任务

中国第16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日前展开年度首次跨区施工任务,圆满完成卡斯营区道路修复、生活设施建设等十余项工程施工任务,顺利返回那提提营区。 卡斯营区位于苏丹南达尔富尔州卡斯镇南侧,距中达尔富尔州那提提营区60多公里,周边武装力量活动频繁,大量难民在附近聚集。 维和工兵分队指挥组参谋张昌胜说,卡斯营区多处墙体损坏,杂草丛生,外围道路年久失修,车辆装备通行严重受阻,周围群众通行和学

text

新疆兵团:沙漠边缘定植耐旱饲草树种 防风固沙又见经济效益

2020年4月种植的四翅滨藜长势良好。 刘艳梅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16日电(戚亚平 易然)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三年生的四翅滨藜已经齐肩,曾经苍凉的黄沙被遮盖得碧绿无垠。 十一团毗邻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沙漠之门”,这里气候干燥少雨,地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经护林人员测量,2019年4月栽种的四翅滨藜树高已超过一米。 刘艳梅 摄

text

叶城在“死亡之海”边缘种树20万亩扮靓“大美新疆”

图为部分护林员在生态林里散养的土鸡。 孙亭文 摄 中新网新疆叶城10月9日电 (孙亭文 赵雅敏 马甲兵)从小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阿布力米提·坎木拜尔,从未想到“寸草不生”的沙漠有一天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林。他是新疆叶城县生态林核心区的一名护林员,照看日益茁壮成长的生态林,也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叶城县位于新疆西南,紧连“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因中国最长内陆河塔里木河的重要源头叶尔羌河

text

毛乌素沙漠祖孙三代治沙人:愿做扎根沙漠的一棵树

图为陕西榆林“第三代”治沙人石健阳。 党田野 摄 中新网陕西榆林9月23日电 题:毛乌素沙漠祖孙三代治沙人:愿做扎根沙漠的一棵树 作者 党田野 “我爷爷出生在沙漠中,我父亲沉睡在沙漠里,现在我又回到了这片沙漠,想把治沙这根‘接力棒’拿稳了。”站在绿植逐渐蔓延的毛乌素沙漠中,陕西榆林“第三代”治沙人石健阳如是说。 图为毛乌素沙漠上的绿植。 党田野 摄 作为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的孙子,今年

text

通讯:中国第七大沙漠牧民变迁记:“沙漠里有财富,也有幸福感”

图为孟克达来在沙漠上。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鄂尔多斯9月21日电 题:中国第七大沙漠牧民变迁记:“沙漠里有财富,也有幸福感”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再有20天,19岁的儿子希日古就要到内蒙古师范大学报到。” 21日一早,42岁的孟克达来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对记者兴奋地说道,“一切变得太快了,考上大学的儿子,算是正式走出了库布其沙漠。” 孟克达来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一名牧民,他居

text

“绿色卫士”沙地柏:让“人沙共舞”变“沙地绿洲”

图为连片生长的沙地柏。 乌娅娜 摄 中新网鄂尔多斯9月16日电 题:“绿色卫士”沙地柏:让“人沙共舞”变“沙地绿洲” 中新网记者 乌娅娜 站在内蒙古毛乌素沙地柏自然保护区的观景台上,若不是尚有沙地斑驳,很难想象眼前的这片葱郁竟是毛乌素沙地腹部。 沙地柏是一种天然生长在沙地中的灌木。这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境内、总面积46600公顷的沙地柏,是目前中国长势最好、面积最大、最为

text

甘肃古浪不毛之地建起“生态城”:荒漠变绿 6年减贫14.21万人

8月10日,甘肃武威古浪县脱贫攻坚宣传周发布活动暨主题成就展启幕。图为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村民李应川在活动现场。 崔琳 摄 中新网兰州8月10日电 (记者 崔琳)“四十年来,我们‘三代人’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八步沙林场,探索构建‘防沙治沙、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沙漠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先后在林场治沙风情线建成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和12个移民安置点,搬迁安置群众1.53万户6.24万人。目前,梭

text

超燃视频!海军陆战队新列装战车首次射击训练

鲁北某训练场,高温、风沙、雷雨等恶劣天气轮番上演,海军陆战队某旅连贯组织火炮、防空、导弹、装甲等各型武器装备实弹射击

text

新疆军区某火力团50多年扶贫帮困维护民族团结记事

↑1998年,官兵援建“连心渠”修建完成。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11日电 题:跨越半个世纪的接力——新疆军区某火力团50多年扶贫帮困维护民族团结记事 刘小红、陈明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巴仁乡十六村,70多岁的维吾尔族大妈阿拉努尔家一面墙上,镜框里珍藏着她与新疆军区某火力团8任团长的合影。她还有个电话本,写着8任团长的电话。“我想念谁了,就给谁打电话。” 十六村地处塔克拉玛干

text

“北京后花园”多伦:实现“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巨变

图为如今经过治理后的多伦县。多伦县政府供图 中新网锡林郭勒7月6日电 题:“北京后花园”多伦:实现“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巨变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中国北方小城多伦县,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盛夏时节,绿草如茵,行走在洁净的大街上,空气清新,这里俨然一座小花园。 7月6日,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林业和草原局的消息显示,通过官方多年治理,多伦这一昔日的京津风沙源头,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