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擅入自然保护区违法被罚 徒步越野途中遭遇暴雨和山洪,16名“驴友”被困林区,报警求救后才被救援脱险,惊魂未定的他们还收到了每人5000元的罚单。近日,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依法对16名违法登山者首次开具罚单。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这起事件中,16名“驴友”之所以被罚,是因为他们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故意躲避监控设备,翻过防护装置逃避管理,造成了非法进入河北小五台
法官孙聪碧:法律人不能“忘本” □ 本报记者 王春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洪叶 浙江温州是民营经济发源地,也是百姓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有这么一位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后生儿”(温州话:对于青年的亲切称呼),他办起专业性极强的金融案件来“四两拨千斤”,处理“家长里短”时讲究情理法。 他就是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东郊法庭庭长孙聪碧。 “你们为什么要学习法律?”——大学本科第一堂课
百万“号头费”骗局 □ 本报记者 范天娇 “包能买到,买不到全额退款。”对于想要“打新”的购房者来说,这样的“号头费”广告可能并不陌生。《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获悉,当地警方破获了一起虚构房源骗取“号头费”案件,共有11人被骗取220余万元。 6月15日21时许,包河分局责任区刑警二队接到钱某报警称,他被房产中介方某骗了20万元的“号头费”。 所谓“号头费”
“五老自治队”守护祥和彭水 □ 本报记者 吴晓锋 战海峰 “上街出门戴口罩,回家进屋勤洗手;莫传谣、莫恐慌,坚决相信党中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重庆市彭水县保家镇,一位八旬老人每天吃过早饭后,便从家里推出宣传车,手提大喇叭,开始了一天的疫情防控义务宣传。 老人叫李继儒,退休20年来,他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凭着一顶草帽、一个水壶、一个挎包、一支半导体喇叭,和他组建的普法宣传
七旬太婆横穿篮球赛场被撞伤,赔不赔 □ 本报通讯员 王田甜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行人横穿篮球比赛场地致伤引发的侵权案件,法院终审判决驳回原告行人李某的全部诉请。 法院审理查明,2019年11月3日17时许,大学生张某与同学在某大学篮球场自发组织篮球比赛。比赛进行时,恰逢70岁的李某横穿篮球场,张某在接球跑动过程中,后背将李某撞倒在地。 李某受伤后就近送往医院治疗,住院加门
雨污分流不彻底,城镇污水收集管网长期欠账,每年逾亿吨污水直排滇池,为保持滇池水质仍需每年数亿吨的“生态”补水……滇池污染25年治不好确有其因。
每次拆弹都是生死赌局 ② ③ 孙帅: □ 本报记者 马利民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岳波 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特警大队安检与搜排爆中队中队长孙帅,2010年入警即进入特警搜排爆队伍,干了11年的排爆工作。他年复一年刻苦钻研安检排爆业务知识,成功处置拆除各类爆炸装置23个,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2019年被评选为全省公安机关“十百千万”工程培树模范。 第一次排爆汗水泪
张光明:刑侦一线的尖刀利刃② ③ □ 本报记者 范天娇 文/图 □ 本报实习生 汪涛 “你准备好,我出来就要搞死你!”杀人嫌疑人指着张光明叫嚣着。张光明没有理会,动作麻利地一边用膝盖死死压住嫌疑人后背,一边给他戴上手铐…… 张光明是安徽省宿松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这样的威胁他已经遭遇过无数次了。多破案、破大案,让触犯法律、危害社会的不法分子得到法律惩处是张光明的职责和使命,参加工作以
乘警老周: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 本报实习生 汪涛 □ 本报通讯员 钱立珍 穿上警服、扶正警徽、戴上口罩,凌晨5点,乘警周彪收拾妥当走出家门。一个半小时后,他到达合肥铁路公安处出乘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周彪是合肥铁路公安处的乘警,今年59岁,还有两个月他将正式退休。此前,支队领导本想安排他从一线岗位上退下来,但闲不住的老周拒绝了领导的好意,坚持要参与今年春运的值乘工作。 “36年前我刚到单
木里站派出所:海拔4000米的10年坚守 □ 本报通讯员 石进雄 杨键东 木里站派出所是西宁铁路公安处下属的一个基层派出所,成立于2011年,目前共有8名民警和6名辅警,担负着142公里货运线路的治安保卫任务。 派出所辖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端祁连山中段南部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1.5℃以下。管辖线路穿越海北、海西两州和刚察、祁连、天峻3县,途经20多个自然村镇的夏季牧场。
早在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以及2019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进驻甘肃省期间,督察组曾多次接到有关飞天公司的举报,督察组也将举报转交地方查处。
一百年前从这里出征留下“党的根脉” 法治日报记者在上海探访党的百年足迹(上) 开栏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创历史、奠定基业、开辟未来。 1月19日起,法治日报开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栏,刊发法治日报记者深入实地探访党史
婚恋支出能否索回厘清关系依法解决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赵富林 依照我国传统习俗,男女双方在谈婚论嫁之时往往会给付一定数额的彩礼与陪嫁,热恋中情侣之间也难免会有一些发红包、送礼物等经济上的往来。然而,当一段感情走到尽头双方分手时,支出方往往会认为自己遭受了损失,从而产生经济纠纷,甚至为讨要相关费用对簿公堂。分手后,婚恋期间的支出是否应该返还呢?《法治日报》记者选取了河
专家建议,在法律层面上,亟须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行更加系统、综合、全面和根本性修改,出台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保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