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頻繁發生,造成多人傷亡,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0日表示,打擊一切形式的暴力恐怖行徑,應該成為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共同職責和優先任務。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爾洛夫19日晚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出席活動時遭槍擊身亡。這起刺殺事件背後的社會和政治原因何在?對俄土關系發展有無影響?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社科院俄歐亞所俄羅斯外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李勇慧予以解讀。
一年前的11月13日,恐怖分子在巴黎猝然發難,一夜之間造成數百人死傷,“花都”之殤震驚世界。如今,鮮血雖已乾涸,槍聲猶在耳邊。在巴黎恐襲一週年祭之時,人們仍需清醒意識到,全球反恐形勢依然嚴峻,血的教訓不容淡忘。
13日,中老首次聯合反恐演練“雲嶺利劍—2016”在雲南西雙版納州成功舉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公安邊防支隊和老撾南塔省公安廳在演練中採取情報互通、聯合指揮、聯合封控、聯合抓捕移交等警務合作機制,對暴恐分子實行聯合打擊。
帶着“徹底結束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的雄心壯志入主白宮的奧巴馬,不僅未能完成其承諾,沒能把美軍士兵帶離戰場,反而不得不面對“伊斯蘭國”等新威脅,本土也接連遭遇“獨狼式”襲擊。
反恐自此成為美國常態。但15年過去,美國人發現,反恐陷入僵局,漫漫未有窮期。美國更安全還是更危險,未來反恐何去何從,成為這個大選年的爭議話題。
俄羅斯空軍戰機本週首次從伊朗空軍基地起飛,對敘利亞境內極端組織實施空中打擊。這是伊朗近代史上首次允許外國利用其領土開展軍事行動。土耳其近日也釋放出向俄提供軍事基地以支持俄反恐行動的信號。
過去幾周,IS在歐洲發動了一連串致命襲擊:自從7月14日法國國慶日在尼斯製造大規模恐怖襲擊後,德國也連續出現了4起恐怖襲擊。美國著名的防恐監測網站“IntelCenter”統計說,從今年6月8日開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等戰區之外,每84小時就會發生與IS有關聯的襲擊。
當地時間22日,德國慕尼黑鬧市區發生具有明顯“恐怖主義襲擊”性質的嚴重槍擊案,兇手為一名已在當地生活兩年、擁有德國和伊朗雙重國籍的18歲男性。不到一週前,德國一列火車上發生難民用斧頭砍殺乘客的惡性事件。
中國武警部隊與俄羅斯國民近衛軍“合作-2016”聯合反恐訓練3日在俄羅斯莫斯科近郊的捷爾任斯基獨立作戰師駐地啟動。中國武警部隊參謀長秦天少將和俄羅斯國民近衛軍參謀長琴齊克出席並向雙方指揮員授予中俄聯合反恐訓練隊旗。
佛羅裏達州奧蘭多12日發生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擊案。在當下美國特有政治生態中,在距大選不到5個月的時點,槍擊案在政治方面引發“喧嘩與騷動”。循著2016年大選相似的軌跡,這一槍擊案再度分化美國政治,撕裂著美國社會。
美國務院2日發佈的《2015年反恐形勢國別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範圍內發生的恐怖襲擊數量和恐怖襲擊致死人數均呈下降趨勢。全球反恐形勢面臨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