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日本產業掃描: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步伐

日本許多大學最近紛紛設立或計劃設立研究開髮型風險企業投資基金,支持擁有自行研發的高科技技術,卻沒有資金成立企業進行產業化開發的科研人員創業。

text

廣東首批12家企業參與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業務

廣東省內金融機構已根據廣東企業跨國經營的實際需求,正積極完善和應用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加快金融改革創新步伐,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

text

30餘家城商行掀股權“換血潮” 債務風險成最大隱患

今年以來,超過30家城商行老股東掛牌低價出售所持股權,轉讓規模超30億股。

text

蔡冠深:香港可為中國-東盟合作發揮獨特作用

蔡冠深說,目前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主要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而香港在這三個方面,尤其是服務貿易和投資方面,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可為提升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做出貢獻。

text

路透:墨西哥取消合同難阻中國高鐵“走出去”

據參考消息報道,路透社11月9日稱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中國鐵建牽頭的財團近日剛中標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墨西哥高鐵專案,還來不及品嘗中國高鐵首次整體

text

外媒:墨西哥給中國資本進軍海外上一課

英國布魯奈爾大學經濟系教授劉芍佳表示,中國資本進軍海外不僅需要考慮經濟、法律因素,也需要考慮社會、政治等複雜因素。在發展中國家,不要以為中方按法律辦事,就能夠控制

text

盧森堡成新“避稅天堂”?

據新華國際報導,超過300家大型企業被曝通過盧森堡巧妙避開在其他國家的應繳稅,通過盧森堡轉移資金總量“數以千億美元計”,避稅總額“數以十億美元計”。

text

中商會向斯里蘭卡山體滑坡受災民眾捐款

此次活動由中國駐斯大使館、新華社科倫坡分社和斯里蘭卡中國商會(中商會)共同發起,得到了29家在斯中資企業的積極參與,共籌捐款15,750,000盧比(約合人民幣787,500元)。

text

營商環境三年最差 “占中”恐使香港經濟盛轉衰

滙豐香港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跌三個月,10月更是回落至47.7,是2011年9月以來逾3年的最低水平,反映香港私營企業的經營環境明顯惡化。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中央政府認同佔領

text

深圳電價改革試點啟動 電企改革邁出關鍵一步

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於深圳市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的通知》,電價體系改革從頂層設計推進改革到現實推進,由此邁出關鍵性一步。

text

四部委國企改革方案初成型

國企改革很難由單一部委主導推動,這樣可能是希望有利於儘快推進國企改革。

text

國務院實行五個“一律”方便企業投資 取消前置審批

李克強強調,要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把能取消的前置審批專案儘量取消,“能給市場做的要儘量還給市場”。

text

韓媒:若不增開免稅店擔憂中國遊客被搶走

雖然中國遊客越來越多,但首爾的市內免稅店在2000年之後只停留在6家的數量。隨著今年9月海南島世界規模最大免稅店的修建,韓國人擔憂大量中國免稅遊客將會被海南島免稅店搶走。

text

高鐵——“中國制造”新名片

規模巨大的“中國制造”常有缺乏拳頭產品的遺憾。近年,這一狀況正在改觀,中國高鐵及其帶動的軌道裝備制造業出口,正成為“中國制造”的新名片。

text

李克強:讓13億人智慧在大眾創業中湧流

李克強表示,根本的還是要靠全面深化改革。推出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的進一步措施,做實行政審批、市場壁壘和各種“路障”的“減法”,做好市場空間、創業天地的“加法”,激發

text

李克強:以改革創新推動中國經濟升級發展

李克強強調,我國作為發展中大國,必須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打好發展“持久戰”。

text

俄媒:中國的創新之路值得學習

據俄羅斯《專家》週刊11月3日報道,近15至20年來,中國向世界創新領導者緊緊靠近,而俄羅斯則遠遠落後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