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武汉,亮灯了!

4月14日晚,武汉两江四岸亮起以“感谢北京”为主题的灯光秀。灯光秀出现了北京地标以及“感谢您为武汉拼过命”“致敬逆行者 致敬援助者”“湖北欢迎您”等寄语。 据了解,从4月14日起武汉将每天以一个支援湖北省份地方元素为主题,以横跨长江、汉江的七座桥梁,龟山、蛇山以及沿江的千栋建筑为主体构成25公里“长江巨屏”,向驰援湖北的兄弟省市和人民军队献上特殊的光影礼物。

text

驰援绥芬河  中国航天科工“移动医院”再出征

4月14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移动医院”跟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到达黑龙江省绥芬河市驰援当地疫情救治工作。

text

金银潭ICU的呼吸

金银潭ICU的呼吸 除了走廊窗外天空的颜色,金银潭医院ICU病房的白天和夜晚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 夜晚的病房里,灯光有些昏暗,淡蓝色的墙面下大大小小的仪器屏幕闪烁着,几台与病房外沟通的对讲机里不时传来人声,伴随“滋滋”的电流声,里面交替着对患者病情的交流和普通人很少听过的药物名称。除了对讲机和医护人员防护服摩擦的声音,这里几乎没有其他声音了。 金银潭医院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入院时随身携带

text

专访中国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专家武桂珍:武汉部分经验适用于绥芬河...

中国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病毒病所党委书记武桂珍研究员曾参与了sars、武汉抗疫,在收到驰援绥芬河的命令后迅速组织专家队伍赶赴当地。4月13日,实验室检测队搭建的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据悉,该实验室日检测能力可达1000份以上。

text

安徽对7名作出突出贡献医务人员直接认定高一级职称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受表彰人员直接认定高级职称颁发资格证书仪式现场。(付迪 摄) (抗击新冠肺炎)安徽对7名作出突出贡献医务人员直接认定高一级职称 中新网合肥4月15日电 (记者 吴兰)15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安徽省人社厅联合举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受表彰人员直接认定高级职称颁发资格证书仪式,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并获得国家表彰的陈红等7名同志直接认定高一级职称。 会议宣读了认定职称文

text

援鄂专家、雷神山建设者……这些家庭获评首都最美家庭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获悉,与幸福同行——2020 年寻找“首都最美家庭”活动第一季度“首都最美家庭”榜单日前发布。不少在抗击新冠疫情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家庭榜上有名。 其中,呼吸病专家刘又宁,以75岁的高龄担任军队援鄂前方专家组组长奔赴前线,参与对重症危重症疑难患者的诊治。 他牵头参与制订了《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为进一步精准规范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提高治愈

text

“为武汉拼过命”的志愿者医疗队,也该被善待

▲资料视频。医疗队撤离湖北高速交警敬礼喊话致谢,看到医疗队回礼交警一度哽咽。视频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夹道欢送、挥手告别、全程接力、专程迎接、列队欢迎⋯⋯从3月下旬起,各地援鄂医疗队陆续从湖北撤离,援鄂医护们受到了湖北与家乡的最高礼遇。“疫”线奔命的他们,值得被礼遇。但同样是“为武汉拼过命”,另一群援鄂的医疗队队员们回家之路却并不顺畅——只因为他们属于民间援鄂医疗队。1据丁香园报道,疫情发生初期

text

上海“逆行勇士”解除隔离回家团圆 小伙当众求婚 诗人献上抗疫组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四批赴武汉医疗队136名队员解除隔离,回到医院。 陈静 摄 中新网上海4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四批赴武汉医疗队136名队员15日解除隔离回家,一场简朴而隆重的欢迎仪式在该院中山像前举行。 “向着武汉,逆行着你们共同的英勇;向着武汉,献上中山医院的爱和果敢!坚信:你们到哪里,那里就有春的温暖!” 满怀深情的诗歌朗诵MV《逆行的中山之心》医院响起

text

武汉市民阳台红被送别北京协和医疗队,346支驰援医疗队全撤离

今天(4月15日)上午,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撤离武汉。至此,来自全国各地的346支援鄂医疗队撤离完毕。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撤离时,在驻地中核国际酒店旁边的居民楼,有武汉市民在阳台不停晃动红色被子为医疗队送行。 1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被指定为武汉市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救治定点医院。1月26日开始,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陆续派遣186名医务人员驰援该院区,接管其

text

浙江援湖北医疗队凯旋侧记:小人物的“大爱”情怀

柳建秋在写抗疫日记 白羽 摄 (抗击新冠肺炎)浙江援湖北医疗队凯旋侧记:小人物的“大爱”情怀 中新网湖州4月15日电(记者 施紫楠 通讯员 俞晓勤)“我觉得自己就是在做一件最平凡的事,就像一滴水,汇入了大海,却万万没想到,激起了这么大的浪潮……”在浙江德清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柳建秋的抗疫日记中,有这样一句话。 柳建秋有着一本特别普通的工作笔记本,纸张不多,已用了大半。往前翻,除了硬笔书写的痕

text

牡丹江援绥芬河医护:开诊首夜接诊98名无症状及确诊患者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医护人员驰援绥芬河 开诊首夜 接诊98名无症状及确诊患者 在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抗疫的一线,目前有来自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的38名医护人员接管这里的医疗救治工作。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在4月5日开诊第一日的晚上,他们接诊了98名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 连续工作20多小时 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将全院患者按病情轻重程度分层管理:3层病区收

text

中国重申不会歧视非洲兄弟 警告美挑拨中非关系不会得逞

中国外交部接连两天就非洲国家在华公民有关问题指出,中国政府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高度重视保障外国在华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对所有外国在华人员一视同仁,反对任何针对特定人群的差异性做法,对歧视性言行更是零容忍。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4月13日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4月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近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有关在华非洲人的言论时表示,企图借机挑拨中非友好关系不可能得逞。赵立坚说,中方注意到美国

text

北京援鄂医疗队解除隔离 出征79天后回家

北京援鄂医疗队解除隔离 出征79天后回家 将休假13天;驰援武汉两个多月共收治345名新冠肺炎患者,220人痊愈出院 昨日,北京朝阳医院北门,抵达医院后,医疗队员与北京的同事相拥而泣。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陶冉 王贵彬 新京报讯 (记者戴轩)时隔79天,北京市援鄂医疗队151人完成驰援武汉任务、结束14天隔离观察。根据核酸检测与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全队均阴性,实现零感染。 北京援鄂医

text

“妈妈,我要给您一个熊抱”

“妈妈,我要给您一个熊抱” 本报记者 景一鸣 孙毅 驰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65天,回到北京集中隔离休整14天,熬过了79天的思念,4月14日,北京市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们终于回家,与亲人们团聚。记者跟随北京中医医院护士张芳芳一路回家。79天前,北京市援鄂医疗队集结出发时,她是记者的第一个采访对象。 坐上大巴车,归家的路更近了,张芳芳思绪万千。1月26日,张芳芳主动报名,参加北京市援鄂医疗队

text

“同乡英雄”的方舱“疫”事:靠疲劳缓解“思亲痛”

赵松在组织召开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培训会(资料图) 郑大一附院供图 (抗击新冠肺炎)“同乡英雄”的方舱“疫”事:靠疲劳缓解“思亲痛” 中新网郑州4月15日电 题:“同乡英雄”的方舱“疫”事:靠疲劳缓解“思亲痛” 作者:阚力 “在失去亲人的锥心之痛中,我只能依靠全负荷的工作重压和疲劳感缓解思亲的悲痛。”14日下午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五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该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

text

穿越重洋4万里 “中国制造”16台CT运抵巴西疫区

此外,当设备连接到为科研合作开放的辽宁医疗影像企业智能医学影像云平台(NeuMiva)后,还可借助“火眼AI”等工具,进行新冠肺炎的远程诊断、智能筛查等工作,提升诊疗效率,缓解巴西医疗资源不足地区的抗疫压力

text

武汉“两山医院”建设者集体献血:愿以各种方式战“疫”

参加义务献血的中建三局安装公司员工 王康荣 摄 (抗击新冠肺炎)武汉“两山医院”建设者集体献血:愿以各种方式战“疫” 中新网武汉4月14日电 (董晓斌 李颖)“只要团结一心,就能更快更顺利的渡过难关。”参加过武汉“两山医院”建设的中建三局安装公司武汉中建光谷之星项目机电工长李旭阳14日在参加义务献血时说道。 疫情防控期间,由于采血量大幅度下降,武汉血液紧缺、血库告急。为此,武汉市政府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