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强表示,查医生日记中的点滴会唤起人们的记忆,日记之外的仍有很多值得铭记! 陈金海 摄 170多名驰援武汉医护平安健康回家 “白衣战士”日记拼出中国阻击疫情路线图 中新网上海4月20日电 (陈静 袁蕙芸 王昊宁)当“白衣战士”创作的抗疫歌曲《勇气》歌声响起,笑容、拥抱、泪水尽情释放。2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72名驰援武汉的“白衣勇士”解除隔离观察,回家。 在《勇气》的歌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61位援鄂医疗队队员回到医院。 殷立勤 摄 中新网上海4月20日电 (记者 殷立勤)“市一,我们回来啦!”4月20日下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三批先后驰援武汉的161位援鄂医疗队员悉数解除隔离观察,正式完成援鄂任务。当日,他们回到市一医院,整齐列队,高喊“我们回家了”。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61位援鄂医疗队队员回到医院。 殷立勤 摄 在上海市交警总队铁骑开道、警车护航
院感专家李六亿在牡丹江接受媒体采访,中新网记者提问 蒋国红 摄 中新网牡丹江4月20日电 题:对话院感专家李六亿:借鉴湖北经验把脉黑龙江院感防控 中新网记者 王琳 2003年迎战非典的院感专家李六亿,2020年为新冠再披战衣,此番从湖北而归,为黑龙江而来。20日,中新网前方记者在牡丹江采访专家李六亿,她以在湖北的“战疫”经验把脉黑龙江,特别强调:“严防医院感染是头等大事,因为传染性特别强
(抗击新冠肺炎)国际述评:杂音未绝,全球战疫需要“指南针”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国际述评:杂音未绝,全球战疫需要“指南针” 中新社记者 刘旭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疫情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20日9时,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逾240万,累计死亡超16万例。 在各国加紧抗击疫情之时,国际舆论场上也出现
人民日报4月20日消息,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目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
(抗击新冠肺炎)浙江首位赴鄂支援医生郑霞:最想说的两个字是“成长” 中新网杭州4月18日电(记者 张斌 实习生 胡丁于)4月18日,浙江杭州。确认自己的CT检查结果无误后,刚刚结束隔离休养的郑霞终于放心回到阔别86天的家。 今年1月2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医师郑霞受国家卫健委指派,作为浙江首位赴鄂支援的医护人员连夜奔赴武汉,支援金银潭医院ICU病房
滕义芬迎接朱嫣回杭。 钱晨菲 摄 (抗击新冠肺炎)特写:酸甜苦辣化作回归泪 中新网杭州4月18日电(钱晨菲)“回家了,终于回家了!”随着车门缓缓打开,18日,最后一批驰援武汉返浙的医护人员结束隔离休养,抵达杭州。至此,浙江驰援湖北医疗队2018人全员到齐。 相拥、亲吻,兴奋不过几秒,看到亲友的医护人员们多半湿了眼眶。那一秒,两个多月的“酸、甜、苦、辣”都化为无声哽咽和一句“平安回来就好”
李兰娟在线为海外华人华文讲解防疫知识。 张煜欢 摄 (抗击新冠肺炎)李兰娟跨洋“云”答疑 为海外侨胞留学生送抗疫锦囊 中新网杭州4月18日电(记者 张煜欢)4月17日晚,“情系游子心防疫共此时”浙江关爱海外侨胞和留学生科学防疫直播活动开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在线为旅西班牙中国公民、全球华侨华人以及留学生直播讲解防疫知识,并就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复工复产后需注意事
(抗击新冠肺炎)“鼓励他,也是在鼓励我自己” 中新网武汉4月18日电 题:“鼓励他,也是在鼓励我自己” 作者 吴诗成 杜瑞芳 郭晓莹 安全渡过14天观察期,并在短暂休息后,周玲日前顺利返岗,她告诉记者,自己很享受现在的工作状态。 周玲是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ICU护士,1月23日晚,她从恩施前往武汉,紧急驰援金银潭医院,一直坚守在南六楼重症ICU。 在这里,周玲遇到了湖北省第三
1963年,中国第一个向世界宣布派遣医疗队驰援非洲,开启了我国医疗援外的历史。57年后,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上线全球新冠肺炎实战共享平台(GMCC),截至目前,来自近120个国家和地区的首批近3000名抗疫医生已志愿加入到这场由中国发起的全球大型线上抗疫公益行动中。北京时间4月15日下午3点,一万公里两端的中非两块大陆通过实战共享平台再次牵手。据了解,阿里健康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
2020年春节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湖北、武汉沦陷为重灾区。危难时刻,42000多名医务工作者从全国各地紧急驰援,成为阻击疫情的主力军。由于防护需要,他们都戴着口罩和护目镜。 为了铭记白衣天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救死扶伤的英雄形象,中央指导组宣传组策划并发起了“影像记录工程”:为每一个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拍一张摘下口罩瞬间的肖像。 2月21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摄影记
我们想问问这些媒体记者,在中国疫情发生时,德国政府和各界支持中国抗疫,联邦政府向中国提供医疗物资援助,两国专家进行视频交流,德国专家随世卫组织专家组来华考察,也是有地缘政治企图,也在搞政治宣传吗
医院向勇士们颁发了定制的定制的纪念证书、纪念章和水晶纪念杯。华山医院供图 中新网上海4月17日电 题:“白衣战士”去时悲壮 归来满怀情谊 医二代用歌声迎接“勇士”父母 作者:陈静 陈勤奋 “武汉,武汉,春天就要来啦,妈妈说你家的樱花最好看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医护和医二代们,17日一同唱响由该院感染科医生李发红创作的美妙歌曲《春暖武汉》,迎接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归来的“白衣战士
2020年春节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湖北、武汉沦陷为重灾区。危难时刻,42000多名医务工作者从全国各地紧急驰援,成为阻击疫情的主力军。由于防护需要,他们都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为了铭记白衣天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救死扶伤的英雄形象,中央指导组宣传组策划并发起了“影像记录工程”:为每一个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拍一张摘下口罩瞬间的肖像。 2月21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摄影记者李
图为运输现场。 葛福龙 摄 中新网哈尔滨4月17日电(周晓舟 姜海霞 记者 史轶夫)17日12时24分,由哈尔滨站始发的D8511次列车到达牡丹江站,20台紫外线空气消毒机等医疗设备顺利运达,第一时间转运至牡丹江市康安医院,驰援从绥芬河入境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 图为运输现场。 葛福龙 摄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铁快运哈尔滨分公司通力配合,为运往牡丹江、绥芬河等方向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