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本是日本安倍晉三政府表明歷史認識的良機。可惜,安倍繼14日發表談話回避直接道歉後,15日又向祭祀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供奉香火錢。其言其行,繼續堅持不正視歷史、不深刻反省、不誠意道歉的“三不”主義。從日本到亞洲歐美,批評之聲四起。
8月15日是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4日在戰後70週年談話中玩弄文字遊戲,回避直接就日本二戰罪行道歉,反而宣稱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不應背負“謝罪的宿命”。對此,海外一些官員和媒體認為,日本只有深刻反省歷史,才能贏得周邊國家及國際社會的尊重和信任。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4日發表戰後70週年談話,以回顧歷屆內閣歷史認識立場的方式間接提及“反省”“道歉”,並宣稱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不應背負“謝罪的宿命”。港澳臺各界和社會輿論普遍認為,“安倍談話”避重就輕,欠缺反省。
安倍晉三在戰後70週年談話中回避直接道歉,並妄稱“下一代無需背負謝罪的宿命”,遭到日本社會強烈譴責,紛紛批判“安倍談話”玩弄文字遊戲,毫無誠意可言。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4日發表戰後70週年談話,僅以回顧歷屆內閣歷史認識立場的方式間接提及“反省”“道歉”,並宣稱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不應肩負“謝罪的宿命”。
美國《赫芬頓郵報》“世界郵報”專欄主編、美國伯格魯恩研究院和加州長遠發展委員會高級顧問內森·加德爾斯近日發表文章說,在二戰結束70周年的時刻,日本正面對歷史性的選擇。安倍政府今天的所作所為將直接決定日本的未來。
隨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戰後70週年談話發表日期的臨近,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西方主要國家媒體日前紛紛發文,批評安倍政府扭曲史觀、推行新安保法案等錯誤做法。
國立澳大利亞大學最新一期刊物《東亞論壇》11日發表日本京都產業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主任和國際政治學教授東鄉和彥的文章《日本必須正視歷史才能前行》。文章呼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發表二戰結束70週年講話時應堅守往屆政府的立場,只有這樣日本才能面向未來,繼續前行。
百多年後,漫步東京街頭,衣香鬢影,一塵不染。設若福澤地下有知,這或許便是他夢想的“正常國家”。然而,綿延至今的奇特危機感和使命感,實則是島國人自卑夾雜自負的心緒,仍然縈繞在日本一些思維奇特的政客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