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愿书截图 审查 据美国媒体行业的垂直媒体“Current”去年5月27日报道,纪录片《前线之声:中国脱贫攻坚》由美国公共电视网南加州电视台(PBS-SoCal)和库恩基金会(Kuhn Foundation)制作,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协助制作
在保育野生大象的同时,新加坡动物园还参与到印尼韦卡巴斯国家公园大象保护中心的研究项目中,探讨在大自然中如何保持人类与大象互不越界,和平共处
中新网7月28日电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由于美国西部的热浪和长期干旱使水温升高,从爱达荷州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河流中的鱼类面临生存风险,尤其是部分鲑鱼种群遭受灭绝威胁。 报道称,由于干旱带来的低水位,导致一种寄生虫疯狂生长,北加州克拉玛斯河的数十万条小鲑鱼正在死亡。此外,野生动物官员说,由于水温过高,萨克拉门托河里幼年的奇努克鲑鱼“几乎完全死光”。 除了鱼群面临灭绝危险,干旱高温还可能会
中新网7月24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降生的大熊猫双胞胎23日迎来满月。首次挑战饲养双胞胎的动物园职员表示,目前一切很顺利。今后拟公开征名。 据园方透露,双胞胎中的雄性宝宝体长27.5厘米、体重835克,雌性宝宝为28厘米、1133克,较刚出生时均有大幅增加。成长状况与姐姐“香香”类似。 大熊猫在诞下双胞胎的情况下,有只养育其中一只的倾向,所以一只由雌性大熊猫“真真”
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接受三星爱宝乐园社内电视台采访。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供图 中新网首尔7月20日电 (记者 刘旭)当地时间20日,在韩国出生的中国大熊猫福宝迎来一周岁生日。 福宝是旅韩大熊猫夫妻“乐宝”和“爱宝”于2020年7月20日在韩诞下的首只大熊猫,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在大家的关注和呵护下,福宝的体重从刚出生时的197克上涨到现在的40.30千克。 在韩国出生的中国大
(美国《世界日报》张筠 摄)据美国《侨报》报道,警察在报告中写道,贾先生故意关掉GPS,目的是多走几英里,好多赚行车费,为此他不让客人下车,犯了“非法拘禁”的重罪,结果贾被告上法庭
停在天安门广场一侧的放飞车。 中国信鸽协会供图 中新网北京7月1日电 (记者 王祖敏)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7月1日全国共放飞20万羽和平鸽,刷新了在重大庆典活动中放飞鸽子羽数最多的世界纪录。 在当日的天安门广场两侧,16辆专业放鸽车依次排开。随着庆祝大会接近尾声,伴随现场指挥发出的号令,10万羽和平鸽瞬时腾空而起。盘旋、翱翔在天安门上空中的鸽群为庆典活动烘托出最热烈的气氛,也将庆祝活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大熊猫楼生产下一只雌性幼仔。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供图 中新网西安6月26日电 (记者 阿琳娜)26日7时35分,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大熊猫楼生产下一只雌性幼仔,体重121g,这是今年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诞生的第一只大熊猫幼仔。 楼生是陕西省人工繁育的第一只大熊猫,父亲是屏屏,母亲是雪雪。2009年、2014年楼生分别产下一对双胞胎,2017年产下强生,2019年产下秦酷儿。
图为李艳(中)邀请养殖方面专家参观羊舍。(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兰州6月26日电 (艾庆龙)17年前,李艳是乡邻眼中跳入“农门”的“儿媳妇”。而今,37岁的她返乡创业,当起山里的“羊倌”,还被村民亲切称为“羊倌支书”。 在李艳的养殖场内,一排排羊舍井然有序。李艳告诉记者,现存栏羊700多只,通过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户60户,带动周边36户散养户开始规模化、技术化养殖,签定月供合同羊30
图为多个实验证据证实猪尾鼠具有回声定位能力。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提供 中新网昆明6月18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施鹏、蒋学龙、刘振联合团队当日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一项研究,证实了猪尾鼠属物种的回声定位行为。这是一类新的、独立进化出回声定位性状的哺乳动物类群。 猪尾鼠属隶属啮齿目刺山鼠科,是一种小型树栖
中新网柳州6月17日电 (朱柳融)网友日前将一段“柳州动物园的老虎瘦骨如柴”的视频上传至短视频平台,获得近千万观看量,不少网友质疑动物园管理不善,克扣老虎口粮。17日,广西柳州市动物园回应称:东北虎长期患慢性肠胃炎,一直在治疗和调理。 该段视频显示,隔着玻璃窗的饲养区域,一只老虎正在游走,皮毛湿润杂乱,并配上“柳州动物园的老虎瘦骨如柴就剩骨架了,饲养员却个个肥头大耳的,形成鲜明对比”等
北极狼繁育团队为北极狼宝宝进行驱虫治疗。 哈尔滨极地公园供图 中新网哈尔滨6月11日电(记者 姜辉 解培华)11日,记者从哈尔滨极地公园获悉,该公园北极狼繁育团队完成了国内首例未满月北极狼驱虫治疗,目前北极狼宝宝已脱离危险,食欲很好,体重也在稳步增长。 北极狼繁育团队观察北极狼宝宝恢复情况。 哈尔滨极地公园供图 “自然界中的新生小狼体内出现蛔虫的比例很高,这也是为什么野外新生小狼存活率低
【走进红色美丽乡村】刘河湾:红了文化绿了山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6月10日讯(记者 梁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七八十年代、21世纪,三个不同的时空在刘河湾同时呈现,红色和绿色的发展在刘河湾完美融合。 红色文化促发展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吴起,并在这里进行了一场为期三天的“切尾巴”战斗。至此,中央红军切断了长征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打赢了长征的最后一仗。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