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亚太日报 | 小恩小惠真管用?特朗普为连任给老人黑人发卡发钱

亚太日报编译 如一据美媒报道,近日,美国消费者维权团体“公众市民”批评特朗普贿赂老年人以获得他们的选票,这种被人一眼识破的行为非常可悲。特朗普承诺,在大选前将向3000多万拥有医保的老年人发放价值200美元的处方药打折卡。“公众市民”组织的负责人罗伯特•威丝曼称特朗普这种非常可疑的承诺显得很奇怪,他说美国老年人及所有民众需要的不是特朗

text

美媒:日本不想与中国“经济离婚”

尽管美国用日益强硬的政策回应对中国的担忧,但经济“脱钩”的想法在日本决策者和企业看来是行不通的

text

亚太日报 | 美国第二波疫情即将来袭,医院恐关闭穷人无处看病

亚太日报综合 艾仁虽然第一波疫情还未退去,但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很快就会迎来第二波新冠疫情,这引起了一些濒临绝境的医院的担心。医生认为,对美国而言,今年秋冬的第二波疫情将更加致命,因为它不仅意味着更多患者,也意味着那些接收低收入患者的医院可能被迫关门或削减服务。美国医院协会负责政策研究、分析和战略的副主席亚伦·韦索洛夫斯基表示

text

美国新冠确诊超707万例 美媒:疫情严峻态势超预期

中新网9月27日电 综合报道,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目前,美国新冠确诊病例已超707万例,死亡逾20.4万例,均为全球最多。然而美媒称,美国的新冠疫情仍在持续恶化,近一半的州新增病例呈上升趋势。专家警告称,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新冠病例数可能出现激增。 美媒称,美国疫情的严峻态势超出许多民众预期。据美媒对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的分析,当地时间25日,美国新冠确诊超过700万

text

专家忧美秋冬季感染数激增 12月下旬单日死亡或达3000?

美专家忧感染数将激增 纽约州新增确诊4个月来首超千例 目前,美国新冠确诊病例已超707万例,死亡逾20.4万例,均为全球最多

text

美媒:中国的基建热潮可能令全球经济受益

《纽约时报》9月25日文章,原题:中国处于建设热潮中,金属价格飙升  副题:随着中国重启基建,铁矿石、镍、铜等价格上涨,全球经济可能受益  今年早些时候,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中国停工

text

一周撤资258亿美元!美国股票基金遭遇史上第三大资金流出

过去一周美股继续回调之际,投资者单周从美国股票基金中撤出了258亿美元巨额资金,创下有史以来第三大资金流出规模,科技股和蓝筹股遭遇大幅资金流出。

text

8天创造4个单日新增记录,法总理:未来几周或重启封锁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竞赛。” 法国疫情不见趋缓,总理让·卡斯特克斯当地时间9月24日警告,如果未来几周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情况没有改善,政府可能被迫重新实施封锁。

text

亚太日报 | 叫板中国前,印度应先治治自己这一身“毛病”

亚太日报特约评论员 泽米尔·阿万编译 如一当全球多数国家已基本摆脱疫情蔓延、逐步重启经济之际,印度却在刷新着多项疫情纪录。过去几天,印度感染病例飙升,日均新增10万例。目前感染总数为556万,死亡人数近九万,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大感染国家。按照目前的趋势再持续两周,印度定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新冠感染国。过早重启社会以及民众未

text

德国拟改革破产法案,以避免破产浪潮袭来

批评人士表示,暂停破产程序是在拖延时间,但不能阻止“僵尸企业”的倒闭。

text

英国卫生大臣称英国正面临“临界点” 需采取更多限制性措施

△图片来源:网络 据报道,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正在考虑是否在英格兰实施为期两周、被称作“断路器”(circuit breaker)的短期“封城”措施,以阻止近期新冠病毒病例的激增

text

印媒:怕被中国抢走市场,印度洋葱“出征”

【文/观察者网龙玥】近期不断找中国麻烦的印度,又开始防起中国的洋葱,担心中国“抢”走印度邻国的市场。本月1

text

纽约监狱工作人员受袭击数据激增 谋杀率在全美飙升

最新数据显示,纽约市监狱工作人员受服刑人员袭击造成的严重伤害比率急剧增加,创下了五年来的新高。纽约市管理部门周四(1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监狱工作人员受到的严重伤害比率平均每月跃升65%,而2019年为49%。相同的统计数据在2016年仅为20%,在2017年为24%,而在2018年为42%。与此同时,美国联邦调查局此前(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强奸和抢劫等其他暴力犯罪活动有所减少,但美国的谋杀率在2020年上半年飙升。

text

北美观察丨疫情下的美国:女性容易吗?收入低,易失业,回家还得防家暴

根据多家机构近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新冠疫情正在加剧美国的职场歧视现象,女性不仅在薪酬上低于男性,也面临着更大的失业风险

text

PM2.5浓度“从83到38” 北京房山用好“大数据”守好“常态蓝”

大气颗粒污染物监测设备,全区共有550个,覆盖了全部的自然村和社区,他们犹如房山区大气精细化管理平台的“眼睛”,再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市民时刻守好“常态蓝”。 刘海军 摄 中新网北京9月18日电(刘海军)在北京市房山区的大街小巷上,市民可能不会注意到,墙上、路灯杆上挂着的那一个个白色小盒子,别看它只有书本大小,却能每10分钟监测一次PM2.5数据并实时回传到区生态环境局。这是大气颗粒污染物监测